“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刘义庆《世说新语》)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从五弦到七弦,古琴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这项古老的技艺在年轻人手上的传承如何?欢迎本周日来汐空间,与青未一起聆听俊勇和朋友们带来的纯粹演出,感受古琴的独特意境。
青未演出
主题 古琴音乐会:青未俊勇和朋友们
主办 青未青年空间 X M23汐空间
时间 2024年2月18日周日19:00-20:30
地点 青岛市市北区宁海路18号中粮大悦城市民广场E-63号M23汐空间(登州路啤酒街/距台东地铁站A/E口400米)
门票 免费
演出 谷俊勇,陈子岩,秦一文
曲目
《流觞》 出自《神奇秘谱》 演奏:谷俊勇
《高山流水》 出自《百瓶斋琴谱》(整合本) 演奏:谷俊勇
《神人畅》出自《西麓堂琴统》 演奏:谷俊勇
《忆故人》出自《今虞琴刊》 演奏:陈子岩
《三峡船歌》李祥霆曲 演奏:谷俊勇
《杏坛》出自《西麓堂琴统》 演奏:谷俊勇
《广陵散》 出自《神奇秘谱》 演奏:谷俊勇
《潇湘水云》郭沔曲 演奏:陈子岩
《龙翔操》出自《蕉庵琴谱》 演奏:谷俊勇
《古舞》王建民曲 演奏:谷俊勇
特别演出
《贝多芬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3 》 演奏:秦一文
《满怀深情望北京》 演奏:秦一文
古琴简介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 ,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报名
1.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并截图
2.扫码添加微信,注明“古琴”
3.发送分享截图,申请进活动群,详细定位与消息在群内通知
△ 请扫码微信
古琴小知识
古琴和古筝有何区别?
其一,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古琴:原名“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
古筝:又名"秦筝",战国时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
其二,形制上的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目前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
其三,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艺术表现上属于写意类。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其四,曲谱上的区别: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这种谱式主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所以是属于指法谱。
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其五,流派上的区别:
古琴的流派主要按地域分: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中州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武夷派、虞山吴派、管派等。
古筝分为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
其六,演奏方法上的区别: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弹奏时,右手能够同时拨动两根琴弦作和音。
而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
其七,代表曲目:
古琴的代表曲目多为古曲,有:《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捣衣》《凤求凰》《阳关三叠》《酒狂》《关山月》等等。
而古筝的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秦桑曲》《春江花月夜》《满江红》《步步高》《瑶族舞曲》《伊犁河畔》《百花引》等。
古琴有哪些式样?
古代造琴基本分为三类:一是圣人造琴,如仲尼式、神农式、伏羲式等;二是文人造琴,如落霞式、蕉叶式、连珠式等;三是帝王造琴,如襄王琴、潞王琴等。琴的式样是造琴人根据自己的审美趋向通过对琴身的变异而展示和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形成的,因此每一种琴的式样都反映出它自身的思想语言。
古琴怎样记谱?
减字谱又称指法谱,中国汉族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
近期链接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