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2点,著名海军史专家马骏杰教授将携书《铁血甲午—用文物还原甲午海战真相》做客青岛书城,举办“从北洋海军沉舰遗址出水文物看北洋海军装备水平”讲座,与读者朋友们一起穿越历史现场,回顾真实的甲午海战。
活动信息
活动主题
“从北洋海军沉舰遗址出水文物看北洋海军装备水平”讲座暨图书签售会
活动嘉宾
马骏杰
著名海军史专家,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首席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授,海军航空大学原教授,全军优秀教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和军事历史节目特邀嘉宾。
活动时间
7月27日(周六)14:00
活动地点
青岛书城一楼城市课堂
报名方式
扫码即可预约报名
作者简介
马骏杰
著名海军史专家/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首席专家/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军事历史节目特邀嘉宾
1961年生,山东胶州人,毕业于解放军济南陆军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南开大学。现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主任、教授,全军优秀教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长期从事军事历史与军事思想教学与研究,特别注重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主持的“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丛书”(10本)被列入“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著有《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档案里的中国海军历史》《甲午!甲午!》等。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成功开讲《甲午!甲午!》《中国故事爱国篇之邓世昌》《走近林则徐》《郑和下西洋》等
书籍介绍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图书
《铁血甲午—用文物还原甲午海战真相》
本书用大量的北洋海军沉舰文物图片、通俗生动的语言全面讲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洋海军沉舰遗址文物的出水过程、保存状况、隐含信息,以及北洋海军军舰的建造和服役过程,特别论述了出水文物所代表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对海战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读者认清甲午海战的历史真相,正确看待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同时,书中还对中国甲午战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等做了精彩解读。
书中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从另一个全新角度为读者打开一扇透视甲午海战的窗户,以形成对甲午海战的正确认识。作者在全面掌握文字和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真实还原了甲午年波澜壮阔的中日海上对决,书中呈现的大量珍贵出水文物,直观反映了海战细节,值得阅读和回味。
本书是一部集历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它并非传统的历史叙述,而是一部以文物为线索的、描述真实历史的精品佳作。每一件出水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以无言的方式,讲述了那个时代的英勇与悲壮。这些珍贵的遗物,如同历史的碎片,被作者巧妙地拼凑起来,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甲午海战画卷。
书中对于出水文物的描述,可谓细致入微。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它们或是战舰上的零件,或是将士们的随身物品,甚至是一枚小小的弹壳,都能引发我们对那场战役的无限遐想。这些文物不仅揭示了北洋海军的装备技术水平,更反映了当时的海战状况与战士们的精神状态。
本书并未停留在文物的描述层面,而是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作者通过对文物的分析,结合历史资料,为我们揭示了甲午海战的诸多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描述,更是对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全面展现。
此外,《铁血甲午》还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打开了透视甲午海战的窗户。传统的历史研究往往侧重于文字资料的挖掘与整理,而本书则通过文物这一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这些沉默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甲午海战的影响与意义。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图书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通过阅读《铁血甲午》,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甲午海战的历史真相,更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借鉴。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显得尤为重要。而本书正是这样一部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历史、汲取智慧的佳作。
参与方式
扫码即可预约报名
我们诚挚邀请
想了解近代史的读者朋友
到店参与本次活动
希望《铁血甲午》
可以帮您回顾历史、汲取智慧
成为您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出行提醒】
● 地铁:2号线,燕儿岛路站A/B口直达书城;
换乘提示:3号线→五四广场站→2号线
● 公交:222路,309路,369路环线“书城站”下车;125路,208路环线,210路环线,224路环线,225路环线,232路环线,304路,316路,31路环线,321路环线,33路,363路,402路环线“远洋广场站”下车。
在喧嚣的城市,让书与你更好地相遇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