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14篇界面文化记者对国内“野生作家”的特稿报道。这些作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别的身份和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养活自己的写作,其中包括袁凌、于是、孙智正、朱岳等,他们在时下的文学圈声名鹊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自由而坚韧的写作姿态,展现了中国文坛多元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内容简介 · · · · · ·
01 赵松:人生是很容易乏味的,写作可以带来戏剧性
02 朱岳:写小说和哲学对我来说,都有一种解开谜题的心态
03 刘天昭:我怀疑自己投入社会生活之初,就是为了安心离开它
04 于是:文字裂变成两种,一种为了生存,一种为了存在
05 孙智正:我想成为一个永恒的作家,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作家
06 独眼:如果有一种小说叫丧小说,那可能是我的小说
07 袁凌:我没有一边书写苦难,一边遛着狗住豪宅
08 盛文强:写作是我的日常生活,随着岁月推移它将枝叶丰茂
09 常青:文学需要考验,一人分饰两角对我来说是最好的
10 杨典:我的理想是可以做一个无用的人
11 史杰鹏:猥琐是生活最真实的一面
12 康赫:论“野生”,我应该毫无悬念第一
13 胡凌云:很多东西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只能用文字去实现
14 顾前:像我这样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
02
作者简介:
李颖迪,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先后供职于《智族GQ》《时尚先生esquire》,长期从事非虚构写作,也在试着写小说。
内容简介 · · · · · ·
在难以喘息的当代生活,人们在策划一场逃离。
从“唯一正常”的生活逃走,从原生家庭、社会关系、狗屁工作中逃走,我们将通往何处?
一场将自己作为试验品的生活实验 ——“不想要的就不要了!”
买一间两三万元的房子,囤积食物、养猫,
不上班,不社交,不恋爱,维持最低欲望的生活,脱离轨道,与人隔绝。
追踪三年,从赛博角落到废弃都市,走入陌生人紧闭的家门。
资深记者李颖迪探索我们这一代疲倦但仍拥有微小勇气的心灵。
03
作者简介:
袁凌:中国非虚构文学领军人物。
单向街年度青年作家、《新京报》年度致敬作家、腾讯年度非虚构作家,《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作家。三次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入选两届豆瓣年度好书、新浪十大好书及华文十大好书等重要榜单与奖项。
在中信·大方出版有特稿作品集《青苔不会消失》 ,非虚构专著《寂静的孩子》《汉水的身世》,小说集《世界》。《我的皮村兄妹》是其全新非虚构作品。
内容简介 · · · · · ·
《我的皮村兄妹》是对皮村文学小组诸位成员的人生故事展开全景式描绘的非虚构作品。是对当下劳动者文学、新工人文学的一次整体性书写。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文学的照耀下,于各自的困境中走出独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似世间的盐。作者袁凌是著名作家、调查记者,亦是皮村文学之家的志愿者之一。他用七年时间,多次进入皮村生活,在深度了解十多位工友从务工到成为文学创作者的命运转折过程后,完成本书。
04
作者简介 · · · · · ·
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生活着许多务工人员,其中有不少爱好文学的工友。他们多住在皮村或附近,在城里工作,业余从事写作。本书选取了皮村九位工友的作品。
内容简介 · · · · · ·
皮村工友以独一无二的亲历者视角记录劳动者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既有追忆往事、乡土记趣,又有城市见闻、往返于城乡之间的酸甜苦辣。范雨素《“北漂”们的日子》讲述90年代在北京旧货市场见到的众生相;郭福来《工棚记狗》《工棚记鼠》描写工友们在工棚里逗流浪狗、抓老鼠的故事,再现了务工者的城市生活;施洪丽《一个四川月嫂的江湖往事》讲述自己在外打工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笔触大气豪迈;徐克铎《媒人段钢嘴》记述乡村媒人为青年男女说媒、促成一段佳缘的故事,富于地域特色和生活趣味。这些作品风格真挚、朴素,展现了劳动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呈现出饱满的感情和厚重的质地。
05
作者简介:
破罐,原名桂晓波。1986年生,湖北武穴人,工科硕士。现于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曾在深圳打工,武汉隐居,北方漂泊。业余热爱写诗和小说,作品散见于“豆瓣阅读”“one·一个”APP等热门写作平台。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出深圳记》前后为主线,书写作者过往十年间的种种经历:初入社会,在工厂打工的艰辛;辞职,住在山里面的隐居生活以及漂泊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遇。另记录了故乡及童年留下的美好记忆。作品轻快却并不轻浮,人性的隐秘和幽深在作者颇具节奏感的叙述中点点地蔓延开来,让人叹为观止。
06
作者简介:
陆庆屹,1973年生于贵州独山。15岁离家,曾做过足球运动员、酒吧歌手、矿工、设计师、摄影师,现为独立电影制作人。电影拍摄零基础的他,耗时6年完成了导演处女作《四个春天》,记录家乡年迈父母寻常生活中的诗意,摘的圈内大奖,感动众多电影人、评论家与万千影迷。
内容简介 · · · · · ·
《四个春天》是陆庆屹首部文字作品,文字质朴动人,摄影温暖治愈。24篇优美散文,展现了一对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多才多艺、幽默达观的老夫妇;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活泼生动的故乡旧人,并记述了他们诙谐且充满生活哲学的小故事;在书页间搭建起西南小城充满烟火气、人情味,同时也饱含诗意的生活景象。
07
作者简介:
林棹,1984年5月生于广东深圳。中文系毕业。从事过实境游戏设计,卖过花,种过树。《流溪》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首发于《收获》2019长篇专号(夏卷)。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份疑点重重的独白:很难说清叙述者是天真少女、狂人、骗子,抑或三者皆是。她周旋在浪荡的情人、破碎的母亲、暴戾的父亲之间,用泡沫和幻梦高筑起可疑的前半生,最终坠向不可挽回的结局。
这部处女作呈现细密画质地,携带着亚热带岭南独有的滋味、风景与记忆,讲述成长的歧途和可能的代价,纪念那些被随意折断与腐败在地的微弱者,和他们有过的爱与生活。
08
作者简介:
胡安焉,打工人,写作者。近二十年间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现定居成都。早年间做过保安、面包店学徒、便利店店员、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网店工作人员等;近年在广东的物流公司做过夜班拣货工人,后又在北京做了两年快递员。2020年至今,待业在家。
内容简介 · · · · · ·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二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加油站加油工……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09
作者简介:
陈年喜,陕西丹凤人,生于1970 年,高中学历。1990 年开始写诗。1999 年外出打工,成为十六巷道爆破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矿山。2015 年因职业病另谋生路。参加四川卫视《诗歌之王》文化节目录制,并赴美交流。2016 年获得第一届桂冠工人诗人奖。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丛书“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歌精选”的其中一部,该丛书精选六位打工诗人影响广泛、具有代表性的精品诗作,保留《我的诗篇》纪录片中的诗歌。本书作者陈年喜做了16年的巷道爆破工,是一名优秀的工人诗人,曾获得第一届桂冠工人诗人奖。本书收录了陈年喜2013年至2017年创作的优秀诗歌,部分作品曾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天涯》等刊物。它同时也可视作诗人生命和生活的履历。诗歌内容从动荡的矿山生活,到北京皮村的城市求生等,内容庞杂,艺术呈现方式也很多变。
10
作者简介:
王计兵,外卖员,诗人。在送外卖的间隙,他用诗歌记录下自己与同命人的疲于奔波。累计创作3000多首,《赶时间的人》挑选了其中精华,首度集结出版。其中《赶时间的人》一篇在网上广为传诵,阅读人次高达2000万,被读者誉为“真正劳动者的诗歌”。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王计兵是一个外卖员,奔跑的行程累计15万公里,相当于沿着万里长城跑15个来回。在城市穿梭的日子里,他看到更多跟他一样为生存奔波的人,外卖员、农民工、保洁员、保姆。他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奔波,却跑丢了自己的身份:既不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故乡和父母又在不断远去。
如同一个来自底层中国的行吟诗人,王计兵记录下自己和他们的狼狈,以及作为劳动者的自尊。他写道:我也有自己独立的国度,我沸腾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瘦骨,就是我耸立的山川。
这些在赶时间的间隙,写在烟盒上、废报纸上的诗句,是来自劳动现场的民歌,生机勃勃,粗粝尖锐。有些被偶然传到网上,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共鸣,单首诗歌阅读多达2000万人次。本书就是他诗歌的首次集结出版。
11
作者简介:
阿龙,龙志华,八零后,广东吴川人,从小喜欢涂鸦并研习至今,在乡镇农村自由生长。
二零一六年偶然来到大理,便在古城边上的村庄留下来,看村民日出作日落归,过着恬静充实的生活,乐在其中且找回幼时家的感觉,渐渐地成为村民一份子,这里的日常成为我现阶段的绘画灵感,心之所想与画作一起日渐清晰,简单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艺术上也得以体现。
内容简介 · · · · · ·
热爱画画的阿龙在暮色降临时就会出现在大理古城的人民路或者广武路上摆摊卖画,画画。他画人民路上摆摊的同伴,六月的雨夜里措手不及的摊贩和游客;画集市上卖辣子的阿孃和背着竹筐四处走动的人;画他和女友在村子租住的院子里养的几只鸡、数盆花草,画村里旧墙上一天中不断变化的光影,墙角 的一只蛐蛐;画他看到的火把节、村里老人的出殡……他的目光深静细腻,他的画是他的观看之眼,是他对生活全部的感受,而画里的留白则有无尽的画外之意。
12
作者简介:
露西亚·伯林 LUCIA BERLIN 1936.11.12—2004.11.12
美国作家,1936年出生于阿拉斯加。一生在美国、智利、墨西哥辗转生活,居无定所。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独自抚养四个儿子,从事过中学西班牙语教师、电话接线员、病房管理员、急诊室护士、清洁女工、监狱写作教师等各种职业,一边工作一边创作。2004年于玛琳娜得瑞港去世。
内容简介 · · · · · ·
【令人相见恨晚的迷人文学声音】
白天做急诊护士、清洁女工、在监狱里教写作,
晚上写下这些让人心跳加速的故事。
天哪,露西亚·伯林是怎么做到的?
欢迎光临。你打开这本书,来到一家以露西亚·伯林命名的洗衣店。
然而这里不提供清洁服务。瞧,所有洗衣机里都旋转着故事,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漩涡。
你不由自主被吸引,盯着观察窗看。
悲伤的、糟心的生活泛起泡沫,可偏偏有快乐源源涌出,照亮了世界。
你就这么盯着,迷醉着,心跳加速,呵呵傻笑,潸然泪下,爱上故事里和你一样矛盾、困惑、渺小的普通人,爱上这平凡琐碎却优雅的生活。
感谢光临,本店不提供清洁服务。
你读完这些故事,推开门走出洗衣店,感到自己焕然一新。
不是书店·聊书局·第17期
主题:非著名野生写作者
时间:9月11日 周三 19:00
地点:不是书店 · 和达中心店
在流媒体的时代中,阅读是渐行渐远渐无书。那些三分钟解读一本书;只要输入书名就给你这本书思维导图;各种高大上、充满仪式感的读书会;更可笑的是家长花钱让阅读培训机构辅导孩子们读书,把读书当成课程等等。大家都知道书籍仍然是我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深化对世界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和机遇。但是,大家工作生活压力大、时间完全不够用,确实没有时间去读闲书,因此我们不断地提醒大家每天阅读半小时,培养阅读的习惯,争取每月读两本书,经过时间的积累,你所得到的收获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何参与
一、参与方式
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平台,了解每期阅读主题。准备你的阅读分享稿件,可以是书籍推荐、读后感想、精彩片段解析等。分享内容需原创,严禁抄袭、洗稿等行为。第一次参加可以空降聆听或发表感受。希望大家准时参加,活动开始前需点一杯饮品即可。
二、分享环节
每位参与者准备5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本期的选书。内容包括书名、作者、主要内容、个人感受等。分享时,可以准备一些书籍的插图或者相关内容,让分享更加生动有趣。
三、互动环节
每个人分享结束后,其他参与者可以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增进对书籍的理解和讨论。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它们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也让我们在孤独的时刻找到陪伴。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在阅读中寻找更多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在阅读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用知识的力量点亮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报名请扫码添加微信)
期待你的加入,
让我们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
咨询电话:80809565
活动链接:
~ END ~
不是书店,缘起1994年的青岛学苑书店,自2009年创立南京路【不是书店】以来,立足青岛,始终在探索实体书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在不断与国内外一流的机构开展合作,引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让阅读、艺术、文化、商业与城市公共空间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多先锋性、开拓性以及引领式的城市文化艺术活动。不是书店目前拥有4家门店,每家门店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格调和精神气质。
您可以在以下地址找到我们
不是书店(黄岛闯创驿店)联系电话:19953207870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