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整体状况,那是翻译不过来的:我们在讲着一门只有我们自己懂得的灭绝语言。我们怎么能够向任何人解释这些词语、概念和意象,以及——更重要的——这些词语、概念和意象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感觉呢?这是炼金术:我曾向他们保证终点会有黄金,尽管我完全知道一个在某个时刻灿烂夺目的细节,到了下一刻就可能会暗淡消散。我们共同复苏的心脏也一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疼痛部》

杜布拉芙卡・乌格雷希奇(Dubravka Ugrešic,1949 年 3 月 27 日 ——2023 年 3 月 17 日),生于南斯拉夫的库蒂纳,荷兰籍克罗地亚作家、文化批评家。
1991 年前南斯拉夫战争爆发时,乌格雷希奇采取了坚定的反战和反民族主义立场,她对民族主义、战争的愚蠢和犯罪行为进行了批判。这使得乌格雷希奇很快成为部分克罗地亚媒体、作家和公众人物攻击的目标,被指责为反爱国主义,并被称为 “叛徒”、“公敌” 等。1993 年,在遭受一系列长期的公开攻击后,她离开克罗地亚前往阿姆斯特丹,开始了流亡生活,并自称是 “后南斯拉夫的、跨国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后国家的” 作家。

2007 年出版的小说《疼痛部》便是乌格雷希奇以近乎自传式的经历,讲述了流亡至荷兰的一群南斯拉夫难民的故事。文学教师塔尼亚和学生们来自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而她需要在荷兰的高校里教授一门已经四分五裂的语言。通过塔尼亚以及学生们对有关唤起南斯拉夫回忆的抉择,作者展示了内战后这些流亡者所遭受的疼痛和身份认同危机,以及最终和记忆和解、重构身份的过程。
书中以细腻而犀利的笔触,通过多视角叙事与非线性的故事架构,将流亡者的内心世界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看到战争如何在个体生命中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以及人们在痛苦与挣扎中对自我、对故乡、对未来的探寻。
活动详情

本期书目:《疼痛部》
作者:[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时间:12月08日(周日) 14:00-16:00
地点:台东商圈党群服务中心
费用:29.9元(包含茶水)
报名方式:添加主理人微信号:rshhzlr

领读人介绍:
于师傅:人生海海俱乐部主理人,从事8年新闻记者工作,期间受聘于央媒报社特约记者一职。
我们鼓励阅读,希望参加活动的小伙伴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中领读人会进行详细的内容分享,即使没读过相关书籍,也会在活动中得到丰富的文学体验~

contact information
如何找到我们
微信号|rshhzlr
小红薯|青岛人生海海俱乐部
粗门|人生海海俱乐部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