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良友书坊
主题
为她开了百种花
《春风最随美人意》新书分享会
特邀嘉宾
王帅
对谈嘉宾
臧杰
时间
1月25日 (周六)
下午14:30-16:30
地点
良友书坊·塔楼1901·西塔
(青岛市市南区安徽路5号南门4楼)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入群接龙报名
咨询电话
0532—82863900
作者简介
……
王帅,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讲座教授,芸廷文化发起人,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天使望故乡”联合发起人。
对谈嘉宾
……
臧杰,良友书坊文化机构创办人,青岛文学馆馆长,一级作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青岛)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出版、策展、文化研究;海派文化研究著作有《民国美术先锋》《民国影坛的激进阵营》《天下良友》等,地缘文化研究著作有《中国水彩先驱徐詠青》《油彩青岛》《青岛美术史稿》《青岛艺术史·文学史稿卷》等,曾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
分享书目
作者: 王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北京贝贝特
副标题: 王帅读画
出版年: 2025-1
页数: 228
画里画外,王帅游走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中,用纯净的文字,记下对人间的种种感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 白谦慎 在我们心目中,王帅是难得的不需要招商的藏家。不认识他的时候,我们通过他的遴选识别他;认识他以后,我们通过他的聊天寻找他的心宜。而今又有了文字,看起来藏家藏品和文字三者的会合,的确能带来比收藏本身更多的本真袒露,这种同频可能就是收藏的真谛,或者说比真谛更多一点明目张胆的喜悦。
王帅对所有收藏的画都有着他自己奇怪的让人信服的理由,且多作考证,他的藏画,见证着他的率性,成长,挥洒,体悟,境界,还有,对女儿的长长祝福。对于他的简介,我曾经擅自加了“收藏家”三字,他说,改为“收藏者”吧,我说,这由我们来定,由不得你的。他当然是收藏家。
我不懂画,也不懂艺术,但我读王帅这本书的时候,很快活,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突然扔掉了拐杖,在田野上兴高采烈自由自在地走着,爱到哪儿去就可以到哪儿去。
好的文字不在乎说些什么。王帅打着读画的名义,其实是在读人。读古人,读现代人,读各种人,读着读着就读成了自己人。他的脑子转得快,语言跳荡,看着东拉西扯,最终还能扯到一块儿,还叫人挑不出毛病,这是个本事。这个本事的来源,我想一个是天真易感,于万物见之多情,于所遇多有好奇探究的冲动。一个是知道便可,见好就收,没想着搞出一番道理来成为一方专家。还有一个就是性情所至,不计得失,说完了先让自己痛快一阵子再说。
他的读画,大抵也是两种情绪的交替。有时特别欢快,温情,尤其是谈到画和他的关系,和他孩子的关系,和他孩子他妈的关系;有时又特别感伤,在写到朱自清、陈梦家、吴湖帆、王世襄和他们的妻子时,王帅几乎将自己代入到画中,代入到写字、作画的人身上,然后通过很小的细节,将苦难、荒唐撕开来给我们看:你看你看,它的底色有多美好!!!情深而文明,我想大率如斯。
有些读画文章,习惯于写论文,意在说理,往往质胜于文,甚或言辞奥涩。王帅自谦外行,可他却是画中人读画,真心真情,妙言隽语,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同是天涯沦落人——读林风眠《瓶花仕女》
解决人生问题的话题,从来不是解决个人问题的苦药。
我看到林风眠先生的画首先想到了自己。
我听到呐喊,听到挣扎,听到骄傲,听到寂寞里的忧郁和安静。听到一朵野花在荒野里开了又谢了的声音。
我看到美,被打回原形,似乎看到白骨精的不甘不舍,看到白娘子的不得不舍,看到命运的几种后果:不得不认,还是我就不认。
这要命的美啊。是无常。是被安排的命运。
这被安排的命运啊。是忧伤里的阳关三叠,阴阳两隔,不知所去。
你看到也好,听到也好。
我把这张画挂在我的家里。我写过一段文字:
漂亮不过我的妈妈,我跟我妈妈不见面已经三十七年矣。她是美好的,受苦的。她的所有,影响我的所有。我看到林风眠先生的画。我想起你。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执意要买她。就当买一缕风,一声钟,一个梦不到的人的梦。一个一辈子的孤单和一场黯然销魂吧。
《瓶花仕女》约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画面是常见的西画形式。刻画简约,略显夸张,具有抽象性和象征性。这一仕女造型借鉴了意大利杰出的表现主义画家与雕塑家、20 世纪初法国“巴黎画派”重要代表莫迪里阿尼的艺术风格。但仕女的面相、发髻、衣裙以及一些线条又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特色。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