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为她开了百种花 | 1.25 王帅《春风最随美人意》新书分享会
主办:  良友书坊
收费:免费
日期: 1/25
时间:14:30
地点:良友书坊塔楼1901
报名购票:>>报名购票链接

1月25日下午2:30,“为她开了百种花”——王帅《春风最随美人意》新书分享会将在良友书坊·塔楼1901举办。欢迎来约,看昔年春灯蕉雨,见湖畔百种花开。
《春风最随美人意》是知名收藏家王帅的美学随笔集,汇集作者本人十年的收藏心得。全书52件(套)近现代书画藏品均为作者的私人收藏,囊括张大千、潘天寿、林风眠、朱自清、陈梦家、孙犁等众近现代名家绘画与诗文稿。

“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美,有独一无二的逻辑,独一无二的判断。”王帅对书画的解读不局限于传统的考释,不囿于美学的抽象,而是具有当代意义的独出机杼:是庄周目击而道存,是书画与自己、与孩子、与母亲、与妻子的关系,是融入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记忆的记录,是对世间种种美好的感悟与存惜。
2024年8月28日-9月28日,赵忠秋剪纸暨芸廷收藏近现代书画展在鲁东大学博物馆举行。这场展览的展品,以及个中情思与追忆,在《春风最随美人意》一书中,均有集约呈现。而这场展览的策展人和联合策展人,正是本次分享会的嘉宾——王帅与臧杰。
值得一提的是:《春风最随美人意》的版税将全部捐赠给魔豆妈妈公益基金,旨在帮助困境中的女性、困境中的母亲。一如王帅在《她和他和她——浅谈王世襄》一文中所写的:“相信美好的事情,是美好最大的支撑。”




1125 良友文学现场


主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良友书坊


主题

为她开了百种花

《春风最随美人意》新书分享会


特邀嘉宾

王帅


对谈嘉宾

臧杰


时间

1月25日 (周六)

下午14:30-16:30


地点

良友书坊·塔楼1901·西塔

(青岛市市南区安徽路5号南门4楼)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入群接龙报名


咨询电话

0532—82863900





作者简介

……



王帅,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讲座教授,芸廷文化发起人,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天使望故乡”联合发起人。


对谈嘉宾

……


臧杰,良友书坊文化机构创办人,青岛文学馆馆长,一级作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青岛)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出版、策展、文化研究;海派文化研究著作有《民国美术先锋》《民国影坛的激进阵营》《天下良友》等,地缘文化研究著作有《中国水彩先驱徐詠青》《油彩青岛》《青岛美术史稿》《青岛艺术史·文学史稿卷》等,曾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



分享书目




作者: 王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北京贝贝特

副标题: 王帅读画

出版年: 2025-1

页数: 228


内容简介
自古好事者皆因真爱而入藏书画,而本书中的诸文字,正是作者对其收藏近现代书画、诗文稿的付出与心血的真爱。这份爱在作者收藏的一幅幅书画、手稿中,是对母亲的思念、对妻女的关爱,也是自身对世间百态的经历与品评,更是对时代风物的体味与琢磨。
本书是一本以读画为主题的随笔集。旧画、旧人、旧事,以颇具个人风格的文字,道尽作者对十几年来对其近现代书画、手稿收藏前后的始末,试图读尽画内的旨趣,叩问世间的美。


名家荐读
  • 画里画外,王帅游走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中,用纯净的文字,记下对人间的种种感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
    白谦慎
  • 在我们心目中,王帅是难得的不需要招商的藏家。不认识他的时候,我们通过他的遴选识别他;认识他以后,我们通过他的聊天寻找他的心宜。而今又有了文字,看起来藏家藏品和文字三者的会合,的确能带来比收藏本身更多的本真袒露,这种同频可能就是收藏的真谛,或者说比真谛更多一点明目张胆的喜悦。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
兼书画部负责人 郭彤
  • 王帅对所有收藏的画都有着他自己奇怪的让人信服的理由,且多作考证,他的藏画,见证着他的率性,成长,挥洒,体悟,境界,还有,对女儿的长长祝福。对于他的简介,我曾经擅自加了“收藏家”三字,他说,改为“收藏者”吧,我说,这由我们来定,由不得你的。他当然是收藏家。
——顾村言(澎湃艺术主编)
  • 我不懂画,也不懂艺术,但我读王帅这本书的时候,很快活,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突然扔掉了拐杖,在田野上兴高采烈自由自在地走着,爱到哪儿去就可以到哪儿去。
——邱兵
  • 好的文字不在乎说些什么。王帅打着读画的名义,其实是在读人。读古人,读现代人,读各种人,读着读着就读成了自己人。他的脑子转得快,语言跳荡,看着东拉西扯,最终还能扯到一块儿,还叫人挑不出毛病,这是个本事。这个本事的来源,我想一个是天真易感,于万物见之多情,于所遇多有好奇探究的冲动。一个是知道便可,见好就收,没想着搞出一番道理来成为一方专家。还有一个就是性情所至,不计得失,说完了先让自己痛快一阵子再说。
——老树 刘树勇
  • 他的读画,大抵也是两种情绪的交替。有时特别欢快,温情,尤其是谈到画和他的关系,和他孩子的关系,和他孩子他妈的关系;有时又特别感伤,在写到朱自清、陈梦家、吴湖帆、王世襄和他们的妻子时,王帅几乎将自己代入到画中,代入到写字、作画的人身上,然后通过很小的细节,将苦难、荒唐撕开来给我们看:你看你看,它的底色有多美好!!!情深而文明,我想大率如斯。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薛龙春
  • 有些读画文章,习惯于写论文,意在说理,往往质胜于文,甚或言辞奥涩。王帅自谦外行,可他却是画中人读画,真心真情,妙言隽语,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浙江省文物委员会委员 周永良


精彩选摘

同是天涯沦落人——读林风眠《瓶花仕女》


解决人生问题的话题,从来不是解决个人问题的苦药。

我看到林风眠先生的画首先想到了自己。

我听到呐喊,听到挣扎,听到骄傲,听到寂寞里的忧郁和安静。听到一朵野花在荒野里开了又谢了的声音。

我看到美,被打回原形,似乎看到白骨精的不甘不舍,看到白娘子的不得不舍,看到命运的几种后果:不得不认,还是我就不认。

这要命的美啊。是无常。是被安排的命运。

这被安排的命运啊。是忧伤里的阳关三叠,阴阳两隔,不知所去。

你看到也好,听到也好。


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
公正的“中午”在那里用火焰织成
大海,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保尔·瓦雷里《墓志铭》,卞之琳译

我把这张画挂在我的家里。我写过一段文字:

漂亮不过我的妈妈,我跟我妈妈不见面已经三十七年矣。她是美好的,受苦的。她的所有,影响我的所有。我看到林风眠先生的画。我想起你。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执意要买她。就当买一缕风,一声钟,一个梦不到的人的梦。一个一辈子的孤单和一场黯然销魂吧。

事实上,我所有想掩盖的事实就是,我亲爱的妈妈,在1984 年,离开了我。
林风眠说:“我是睁着眼睛在做梦,我的画确是一些梦境。”
林风眠对表现女性之美情有独钟,或许是他心有所寄。他六七岁时,年轻的母亲因违反族规,被族叔们捆绑在林家祠堂前的石柱上受到毫无人性的折磨。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当时被关在屋子里,不让出来,当时什么都不知道,也没看见这些惨剧,在家突然有一种感觉,突然愤怒疯狂起来,我拿起一把刀,冲出门大叫,我要杀死他们,将来我要把全族的人都杀了。远远地看到了妈妈垂头的形象。很多人把我抱牢了,夺了我的刀,不要我接近妈妈。我大哭大叫了一顿,他们把我抱回家里。”他母亲后来被族里人卖到外乡,从此母子再也没有相见。
他在法国卢浮宫时说,每每看到《蒙娜丽莎》就要流眼泪。他说总觉得那是母亲的凝望和微笑。 
【林风眠《瓶花仕女》】
尺寸:纵68厘米,横65厘米
装裱形制:镜框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瓶花仕女》约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画面是常见的西画形式。刻画简约,略显夸张,具有抽象性和象征性。这一仕女造型借鉴了意大利杰出的表现主义画家与雕塑家、20 世纪初法国“巴黎画派”重要代表莫迪里阿尼的艺术风格。但仕女的面相、发髻、衣裙以及一些线条又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特色。






登录后可发起邀约 此活动有0个邀约
发起人 日期 主题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