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永不落幕的人性观察者。
当人类还在用羽毛笔书写历史时,威廉·莎士比亚已用37部戏剧构建了整个现代文明的灵魂图景。这位被歌德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戏剧之神,用十四行诗般的台词解构了人性的所有维度——爱欲与死亡、忠诚与背叛、疯癫与清醒,在环球剧场的木质地板上碰撞出永恒的火花。
他的剧本是永不过时的人性实验室:哈姆雷特的生存之问仍在当代人午夜梦回时回荡,麦克白夫人的洗手动作化作现代心理剧的经典意象,李尔王的暴风雨独白至今回响在哲学课堂。更惊人的是,这位语言炼金术士以一己之力创造了1700多个英语新词,让"孤独(lonely)""流亡(exile)"等词语永远镌刻在人类的情感词典中。
四百年后的今天,从百老汇到宝莱坞,从黑匣子剧场到漫威电影,莎剧DNA依然在文化血脉中奔涌。
活动 稷下读书会
书籍 《麦克白》
嘉宾 张泉水
主办 刘健源 青未义工
时间 2025年5月10日周六下午15:00-17:00
地点 李沧区虎山路街道延川路117号千一普洱·茶空间
人数 15人
费用 活动免费,现场点一杯饮品参与
报名
扫码上图小程序报名,报名成功后添加义工微信,进“稷下读书会2025”活动群。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和诗人,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出生于1564年,一生创作了近四十部戏剧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创造了超过一千七百个词汇。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可分为喜剧、历史剧、悲剧和传奇剧四类,其中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经典之作。他的作品对世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演出。
苏格兰战场硝烟未散,大将麦克白与班柯凯旋,却在荒野突遇三名神秘女巫。一句“未来的君王”预言如毒藤般缠绕麦克白的心,而妻子得知后,用烈火般的野心撕碎他最后的犹疑。一场血色加冕礼就此拉开帷幕——
麦克白趁夜弑杀国王邓肯,嫁祸侍卫。血泊中的王冠将他推上权力之巅,却也让他堕入永夜:昔日战友班柯被暗杀,贵族麦克德夫妻儿遭屠戮,每一滴血都在滋生更深的恐惧。预言成了诅咒:女巫口中“非妇人所生者”与“移动的森林”化作致命陷阱,麦克白在疯狂中筑起暴政高墙,却听见墙外复仇的号角已然响起。
麦克白夫人曾是阴谋的推手。她高喊着“解除我的性别”,用钢铁意志碾碎丈夫的良知,却在胜利后反被良知吞噬——梦游中不断搓洗双手,嘶吼着“这儿还有血腥气”。当她的尸体从高塔坠落,麦克白终于明白:这场权力的游戏里,所有人都是祭品。
最终,勃南森林的树枝伪装成千万士兵压境,麦克德夫剖白“我是剖腹而生”挥剑复仇。麦克白身首异处前嘶吼着“人生如痴人说梦”,而苏格兰的王座已在血色中崩塌。莎士比亚用这出最黑暗的悲剧叩问世人:当野心凌驾人性,命运究竟是预言指引的终点,还是欲望自掘的坟墓?
嘉宾介绍
《麦克白》:一场关于人性与命运的黑暗寓言
麦克白本是被赞誉的护国英雄,却在女巫预言与妻子的怂恿下被野心吞噬。他一步步从弑君者沦为屠戮机器,最终众叛亲离。看似通往权力的捷径,实则是自我异化的深渊。麦克白在登基后的独白中哀叹:“以不义开始的事,必须用罪恶巩固”,道出了欲望无限膨胀的必然代价。
剧中人物的心理刻画堪称典范。麦克白夫妇并非天生的恶魔——麦克白在行凶前曾因良知动摇而颤抖,麦克白夫人甚至祈求“抹去女性柔弱”。然而,压抑的道德感最终以更暴烈的形式反噬:麦克白陷入幻觉与偏执,麦克白夫人则在梦游中崩溃自杀。这种“内心风暴”是理性与欲望的永恒拉锯,也暗示了社会规训与人性本真的冲突。
女巫的预言究竟是命运必然,还是人性弱点的催化剂?剧中未给出明确答案。麦克白对预言的盲从,实则是对自身野心的合理化。当他高呼“勃南森林不会移动”时,既是迷信的愚妄,也是权力者对现实的扭曲认知。莎士比亚借此探讨了人类如何在“注定”与“选择”间寻找意义——麦克白的悲剧,本质是对自由意志的放弃。
从邓肯遇刺到麦克白暴政,整个苏格兰陷入“黑夜统治”。剧中反复出现的自然异象,日蚀、马匹互食。莎士比亚在1606年创作此剧时,正值英国社会转型期,剧中“暴君必亡”的结局,既是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批判,也寄托了对理性与正义的呼唤。
《麦克白》的恐怖,不在于刀光剑影,而在于它揭示了每个人心中潜伏的“麦克白”——当诱惑来临,我们能否守住良知的底线?这场四百年前的悲剧,至今仍在叩问现代人的灵魂。
活动地点:千一普洱·茶空间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