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荒岛®沙龙展 | 【笛声】窦凤至插图作品展
主办:  青岛嘉木艺文
日期: 2020/8/28--2020/9/15
地点:市南区安徽路16号小红楼二楼
报名购票:>>报名购票链接


展馆:荒岛书店®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安徽路16号小红楼二楼

艺术家:窦凤至


笛 声

根据著名作家胡念邦散文《笛声》插图





一种笛声已经被我遗忘很久了。是中国的竹笛,又短又细的那种。不是舞台上的表演,是三十多年以前,在深秋和初冬的夜晚,在冷清的门洞里,一个少年面对着寂寥的夜空,面对着荒凉的街道在吹奏。


这是一条贫民聚居的老街。在这条街上发生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源自贫穷。我就是在这条街上度过了我的童年度过了我的少年度过了我的青年。在这里,我尝受过饥饿,尝受过寒冷,还尝受过被剥夺被遗弃的那种伤痛。同时,我还享用过另外一种东西。也许可以说,我所享用的是生活里温馨的那一部分,可这样说显然远远不够。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种东西我很难说清楚我只有在老街才能享用到它。


老街的夜晚是从家家户户简陋的晚饭开始的。在这条街上,每家每户的食谱几乎都是一样的。每一棵白菜,每一块豆腐,每滴花生油,每一两玉米面,都是定量供给。可越是这样,我们越是重视对饭菜的品尝。我们总是郑重其事地以极其认真的态度来做来吃这顿清汤寡水的晚饭。


常常,饭还没有吃完,天就完全黑了下来。拉亮15瓦的电灯,挂上厚厚的缀着补丁的棉窗帘。这样,家与外部世界似乎就完全隔离开了。不用出门,我也会想象出屋外的荒寒:阒无一人的街道,孤零零的路灯;幽暗的街角,一只猫倏忽而过。所有的门窗在沉睡。深夜在八点钟就已经来临。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了笛声。这笛声不作任何试探,只第一声,就穿透了冷冻的空气。紧接着,一连串响亮、短促、跳跃着的音符组合成欢快的旋律,沿着斑驳的墙壁盘旋而上,响彻了老街空旷而灰白的天空。这是那首著名的民乐曲:《喜洋洋》。  

 

随着欢快的乐曲,一种崭新的洋溢着喜乐气氛的生活骤然间自天而降,老街一下子被这种生活照得明亮通透,仿佛到处是喜气洋洋的喧闹声,有许多人正欢笑着涌向街头。这笛声在房屋与街面之间,在台阶与墙角之间,在树与树之间,自由婉转地回响。这笛声把老街带入了一个神奇之境:乐曲起始的快板,像是轻捷的风,在沉寂的院落吹动,在衰败的门洞吹动,吹拂着老槐树干枯的枝条;随后,乐曲转入慢板,像是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破旧的门窗,抚摸着暗淡的灯光,抚摸着老街夜晩的索漠与荒凉。


这是住在和兴里大杂院里的三胜吹的。三胜总是在这样的时刻吹笛子。我不记得他在别的时候吹过笛子;在春天,在夏天,在清晨,在整个白天,我都没有听他吹过笛子。他只在深秋的夜晚和初冬的夜晚吹。在这种季节,几乎每一个晚上,这个矮个子少年准时走出他那不足十平方米的拥挤不堪的家,走下陡峭阴暗的楼梯,站在和兴里冷清的门洞口吹笛子。他从来没有吹过别的曲子,他只吹《喜洋洋》。他每天晚上反复吹奏的只是这支《喜洋洋》。我至今不知道,三胜为什么只在这样的晚上吹笛子,他为什么只吹这一支曲子。


住在这条街的人们都喜欢这笛声,邻居们当着三胜的面对他的吹奏夸赞不已。如果有一个晚上,听不到他的笛声,就有人去问他。三胜用他灵巧的嘴唇和双手,用一根小小的竹笛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欢乐情绪,契合了老街某种深在的生活感情。这笛声传达出了无望之中的盼望,破灭之后的梦想。也许,没有谁会意识到这一点。然而,欢乐的生活情绪无疑是老街人们每时每刻的所想所求。哪怕只是一晚上,只是一小时;哪怕只是来自一首乐曲的些许抚慰,也足以让他们品味生活的美好。 


老街的邻居们,请原谅我说起这一切。

  

每天晚上我都等待这笛声,倾听这笛声。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娱乐没有书读的日子太枯干。我从这笛声中还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尤其是当笛声停止,无边无际的空旷重又在老街降临时,这种声音就在我心里嘹亮起来。我始终说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声音。  

 


听着悠扬的笛声,母亲在默默做着手工活——缝制出口的高级羊皮手套。昏黄的灯光把她瘦弱的身影映照在窗帘上,她的手指已经变形;她终日操劳不停。我不知道,今天晚上,老街的窗户上映照出多少母亲劳碌的身影;可我知道,这条街上所有的母亲都和我的母亲一样,一直在坚韧地生活着。


漫长的贫困日子,早已断绝了人们追求物质的欲念,生活的全部意义只在于质朴,在于平和,在于道德,在于真情。这种源自本性的生活让人们淳朴良善,相濡以沫。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更多的是内心美好感情的实现,而不是外部生活利益的获得。老街的母亲们大多不识字,没有正式工作。孩子长大是支撑她们顽强生活下去的唯一情感希望,也是她们唯一美好的追求。尽管每天都要为吃穿的最低需要苦苦筹划,她们却从不奢求物质富有,只期待感情的回报。她们营养不良的面孔;她们不知疲累的脚步;她们不甘示弱的笑声;她们对孩子殷切的呼唤,全部化作了浓郁醇厚的气息,整日整夜弥漫在这条苍老的街道上。这是我们生活历史中不会再有的一代母亲伟大生命的气息。即使后来,我离开了这条街,离开了这座城市,老街的气息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  

 


在那些空洞的岁月里,是这气息在庇护着老街的孩子,滋养着老街的孩子,引导着老街的孩子,让他们懂得,在命运面前,什么最珍贵。  


寂寞的夜晚,苍凉的街道,我的老街正如诗句里所说的那样,是“天空崩裂的一道伤口”。三胜,这个在贫穷中长大的孩子面对着这道伤口在吹笛子。他在吹奏《喜洋洋》。喜洋洋的气氛也许本不应属于贫寒的日子,可这乐曲被老街的孩子轻盈地吹奏,它就和笛声一起永远同属这条荒凉而温馨的老街了。

 


我也曾经是老街的孩子。可今天,我已经不能再回到老街。老街早就被拆毁了。房地产开发商把街道两旁的房屋树木消灭之后,又盖了一幢巨大的高楼。那曾经飘散着母亲气息的街道空间,如今全部变成了可以出售的建筑面积。那条街道永远消失了,那些气息永远消逝了。我再也看不到它们了。老街的邻居都住进了高层商品楼,三胜也不知到哪里去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些夜晚,三胜仰面夜空吹奏的乐曲《喜洋洋》据说已经被人买断,不经允许不能演奏。一种发自心灵的自然无欲的欢乐情绪就这样轻易地被收购了,或者说,它是被金钱夺走了。


老街的笛声并没有离弃我。如今,听到这沿着岁月的街道传来的笛声,我明白了被我当初享用而现在已经失去的是什么。这笛声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储藏,又蕴涵了更多让我说不清楚的东西。近来,我不断地听到它。这声音令我惶恐。这声音令我即使回到了这座城市,却依然像是在异乡漂泊。消失了的老街,你究竟在向我召唤什么?


这往往发生在夜晩。当我走过一条条灯火辉煌高楼林立陌生的宽阔大街,满怀疲惫地走进家门,在我把脸伏向枕头的那瞬间,我就又看到了老街,听到了那消逝已久的遥远的笛声。这笛声,如今听来,又孤独,又忧伤……





登录后可发起邀约 此活动有0个邀约
发起人 日期 主题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