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诗意青岛——琴岛历史文化名人及作家书画作品展』之一:青岛历史文化名人书画作品
主办:  市南区美术馆
收费:免费
日期: 7/26--8/5
地点:市南区美术馆
报名购票:>>报名购票链接
来源:琴岛文学




青岛是一座如诗如画的城市,文化艺术名家和书画家、作家创作的诗文和书画作品,犹如闪闪发光的星星装点着这座城市的诗意。本次书画展将以文化名人及作家书画的形式呈现青岛的诗意,抒发对美丽青岛的热爱,展示青岛的诗情画意,赋予城市更多诗意和文化魅力。本次书画展参展群体(无论历史文化名人和画家、作家们)都是作家中的书画家,艺术家之中有文学作品的"作家",整体展示了作家、艺术家群体的综合艺术素养,在文学界和艺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学术支持

邱振亮   高东方  高振洪

主办单位

市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琴岛作家协会

琴岛作家书画院

市南区美术馆

青岛市收藏家协会

青岛太平湾万博文化传媒中心

支持单位

栈桥酒业

富邦红木古玩城

大愚美术馆


开展时间

2025年7月26日上午10时

展期

2025年7月26日~8月5日

地点

市南区美术馆(东海西路48号甲一层)




青岛历史文化名人书画作品

(排名以年龄为序)



憨山大师



憨山大师(1546~1623年),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他主张禅净双修,倡导儒、道、释三教融合,尤其致力于华严宗的弘扬。 据《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明代高僧憨山在五台山修行时,从《华严经》上看到有关那罗延窟的记载,遂不远千里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坐禅修行两年余。憨山大师在曹溪的复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圆寂于南华寺,留下不坏金身。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华严纲要》《楞严经通议》等,对后世影响深远。此次展出的憨山手书扇面,带有王献唐题跋。






高凤翰



高凤翰(1683~1749年),字西园,号南村,山东胶州人,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篆刻家。他曾任安徽歙县县丞,因其豪迈不羁的性格和精湛的艺术才华而闻名。高凤翰擅长山水、花鸟画,且工于诗文,晚年因病改用左手作书画,作品朴拙中富有生趣。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博古图》,并有《南阜集》等著作。




8aee794e2f73148ca9c91608cee6bb3.jpg



0aec2674b922275a21ffaa89a5c02c1.jpg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河社区苏村)人,汉族广府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1880~1942年),本名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和佛教高僧。他在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1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精修佛教律宗,成为一代高僧。他的代表作包括《南山律在家备览》和《弘一大师遗著合编》等,因其卓越的才华和对佛教的贡献而受到广泛尊敬









赵元任



赵元任(1892~1982年),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是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致力于语言学、音乐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他的代表作包括《现代吴语的研究》和《中国话的文法》,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赵元任还是“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以其超人的语言天赋和对生活的热爱而闻名。他的学术成就连接了中西方的学术世界,成为20世纪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王献唐



王献唐(1896~1960年),山东日照人,就读于青岛礼贤书院、青岛德华大学,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古籍文献学家、金石学家,兼长诗文、书画、音韵,是公认的书画家和篆刻家,系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政协常委,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叶圣陶、顾颉刚、夏鼐、唐兰、张政琅等都曾撰文,称王献唐是山东近三百年来罕见之学者。











王统照



王统照(1897~1957年),字剑三,山东诸城人,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是新文学运动最早的新诗诗人、作家。 1927年定居青岛,曾任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前身)、铁路中学国文教师,山东大学教授,对推动青岛文学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王统照蛰居上海,1945年重返青岛,新中国成立后去济南,任山东省文联主席、省文化局局长。 学者杨洪勋用“青岛现代文学的教父”来形容王统照先生。









黄孝纾



黄孝纾(1900~1964年),字公渚,号匑庵、匑厂等。其父黄曾源(1857~1935年),清末曾任济南知府。宣统退位(1912年)后,举家迁居青岛,寓居湖南路51号。黄孝纾的青少年时代就在青岛度过,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大学文科教授。工诗古文辞,画亦雅逸。黄孝纾的画在三十年代初即享有盛名,他曾当时著名的国画家汤涤、陈曾寿(1877~1949年)、夏敬观、叶恭绰、黄宾虹(1865~1955年)等组成上海“康桥画社”,历年举办画展,受到画界好评。

他身后留下的学术著作,计有《欧阳永叔文》选注(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楚辞选》(与陆侃如、高亨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欧阳修词选译》(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等。此外,他选注的《玉台新咏》《周秦金石文》《两汉金石文》《三苏文》《黄山谷诗》《司马光文》《钱谦益文》《晋书》等八种普及性著作,收入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的《学生国学丛书》,他的《天问达诂》亦有写本、印本行世。

在诗文创作方面,他著有《匑厂文稿》六卷(1935年铅印)、《匑厂词乙稿》(线装一册,民国间排印本)、《崂山集》等。











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年),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系统调查和整理了古代建筑的历史与理论,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他撰写了《清式营造则例》和《中国建筑史》,并在国际上推广中国建筑文化。此外,他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工作,并提出了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童书业



童书业(1908~1968年),字丕绳,号庸安,别名吴流、冯鸿、冯梅、章卷益、卷益、童疑,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出生于安徽芜湖。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代表,九三学社社员。山东大学历史系“八马同槽”之一。

早年接受过私塾教育。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童书业受顾颉刚之邀到北京从事古史研究。后在上海光华大学、美专等校任教。1949年8月,应聘为青岛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兼文学所研究员。主要科研成果有专著14部和论文129篇。曾任《禹贡》编辑,山东大学、光华大学教授,上海博物馆历史部、总务部主任。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副主任。

童书业专于先秦史,兼治中国绘画史、瓷器史和历史地理。曾与顾颉刚合作写成《春秋史讲义》及古史论文多篇,并且首倡古史“分化演变说”,以上古人物和史迹在传说过程中的分化演变来具体说明古史“层累地造成”的经过,对古史辨派的核心理念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挥。著有《春秋史》《中国疆域沿革史略》《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先秦七子思想》等。








如果本文让你驻足,
 可以时时关注“美术青岛”公众号,
    获取更多惊喜;
   也可以点个赞鼓励一下辛勤的小编。
责任编辑:王柯人


图片
扫码关注
图片
图片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本平台传播的也是正能量,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登录后可发起邀约 此活动有0个邀约
发起人 日期 主题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