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奥西波夫齐名的俄罗斯三大民族乐团之一
• 俄罗斯金砖领导人峰会特邀表演团体
• 俄罗斯总统文化基金支持团体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创新大奖”
• 定期受邀在欧亚经济论坛进行演出
乐团历史与发展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民族乐团,位于俄罗斯地第三大城市--美丽的喀山,成立于1993年,隶属于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爱乐协会,该乐团的成立旨在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鞑靼民族音乐,并通过独特的民族乐器演绎俄罗斯及世界各国的经典作品。乐团被俄罗斯官方认证为“律动的文化遗产”,在俄罗斯民及少数民族和民间音乐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被称为俄罗斯文化民族音乐的文化名片之一。
乐团创立初期,由著名指挥家、俄罗斯和鞑靼斯坦功勋艺术家舒季科夫·阿纳托利担任首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不仅是图卡伊国家奖获得者,还曾担任彼得科学院院士,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贡献卓著。
演奏风格与音乐特点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民族乐团的演奏风格具有以下几大特色:
• 音色纯正,乐器组稳定:乐团囊括了俄罗斯所有古老乐器,比如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91年、形似古筝的古斯里琴,以及俗称“俄罗斯三角琴”的巴拉莱卡,还有音域宽广的巴扬手风琴等。
团队以其卓越的声音文化著称,每个乐器组都展现出高度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 演奏技巧精湛:无论是独奏部分还是乐队整体的协奏,演奏者都展现出非凡的技艺,精确把握每个音符的表现力。
• 情感丰富,富有表现力:
乐团的演奏充满戏剧张力和情感共鸣,既能表现出温柔抒情的旋律,也能展现激昂热烈的民族特色。
• 曲目多元,兼收并蓄:乐团不仅演奏鞑靼、俄罗斯民族音乐,还涉猎西方古典音乐及世界各地的民间音乐,通过民族乐器演绎经典,使音乐焕发新的活力。
演奏曲目与改编特色
乐团的曲目涵盖多个类别:
• 俄罗斯及外国古典音乐(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作品)
• 20世纪世界知名作曲家的作品(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施特劳斯等)
• 鞑靼斯坦民族音乐(由本土作曲家创作的交响作品及改编的传统民歌)
• 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俄罗斯民歌、鞑靼、巴什基尔、乌克兰、吉普赛、犹太等民族的音乐)
•苏联电影音乐
乐团在演奏民间音乐方面具有独特的改编风格,他们在保持传统音乐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编曲手法,使音乐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
乐团曾与多位世界知名歌唱家和演奏家合作
歌唱家:
• 祖拉布·索特基拉瓦
• 阿纳托利·索洛维亚年科
• 阿里别克·杰尼舍夫
• 阿图尔·艾森
• 列昂尼德·斯梅塔尼科夫
• 柳德米拉·留米娜
• 亚历山德拉·斯特列琴科
• 谢尔盖·扎哈罗夫
• 雷纳特•伊布拉吉莫夫
民族乐器演奏家:
• 亚历山大·齐甘科夫(著名巴拉莱卡演奏家)
• 瓦列里·科夫通(手风琴演奏家)
• 娜杰日达·克雷吉娜
• 奥列格·库尔科
这些世界级的音乐家与乐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乐团的国际影响力,使其演奏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国际巡演与成就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民族乐团不仅在俄罗斯国内享有盛誉,还成功地走向国际舞台。他们曾在奥地利、荷兰、德国、韩国、葡萄牙等国家举办音乐会,受到高度评价。
• 在奥地利,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Musikverein)演出,观众反响热烈,被誉为“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民族乐团”。
• 在荷兰,他们参与了欧洲民族音乐节,与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家同台演出,展现了鞑靼音乐的独特魅力。
• 在德国,他们的演出融合了俄罗斯与鞑靼传统音乐,赢得了古典音乐界的高度赞誉。
• 在韩国,他们的巡演吸引了大量民族音乐爱好者,为东亚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鞑靼音乐文化的大门。
• 在葡萄牙,乐团的演奏展现了巴拉莱卡(balalaika)、多姆拉(domra)、古斯利(gusli)等民族乐器的独特音色,深受当地音乐评论家的好评。
阿纳托利·舒季科夫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鞑靼斯坦共和国图卡伊国家奖获得者。
舒季科夫·阿纳托利先后毕业于卡卢加音乐学院(1961–1965)和喀山国立音乐学院手风琴与指挥专业(1966–1971),并于1973–1975年在喀山国立音乐学院完成副博士学历。
1971年至1989年间,舒季科夫·阿纳托利在喀山国立文化学院(现喀山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担任民族乐器指挥系主任、学生民族乐团指挥,并教授手风琴与指挥课程。他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人才,这些学生如今活跃于高等和中等音乐院校、文化机构,担任文艺团体负责人,获得各类荣誉称号和社会奖项。在其带领下,学生民族乐团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还积极参与演出宣传活动,足迹遍及莫斯科、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伏尔加中游各共和国,曾参加鞑靼斯坦文学与艺术日等大型活动。乐团致力于推广鞑靼作曲家的作品,活跃于作曲家大会、广播和电视平台,屡次荣获表彰,曾获鞑靼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荣誉证书。
1989年至1996年,他在喀山国立音乐学院担任民族乐器系主任及学生民族乐团指挥,该乐团正是后来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民族乐团的前身。自1993年起,他在图卡伊命名的鞑靼国家爱乐协会担任国家民族乐团的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在他的领导下,乐团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2006年,乐团与手风琴演奏家瓦列里·科夫图恩在克里姆林宫音乐厅、与女高音莉迪娅·阿布拉莫娃在莫斯科斯洛博金音乐厅举行了成功演出。2010年,乐团为纪念图卡伊诞辰110周年在圣彼得堡国家合唱学院举办音乐会,随后在奥地利、荷兰、德国、保加利亚等国演出。同年应邀赴意大利参加民族乐器乐团节,并在韩国举办音乐会,在“俄罗斯-韩国”国际音乐节中荣获大奖。2013年,乐团赴葡萄牙里斯本,参加“东方之风”国际音乐节。
目前,在舒季科夫·阿纳托利的指挥下,该乐团已成为全俄最优秀的民族乐团之一,活跃于鞑靼斯坦共和国文化部组织的节庆活动,包括胜利日、萨班图伊节、俄语日等,在贾利利歌剧与芭蕾剧院、卡马拉尔戏剧院等场馆演出;并举办纪念作曲家如吉甘诺夫、赛达舍夫、亚欣等人诞辰的音乐会,以及面向孤儿、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的公益演出。
自2005年起,他发起并主办了“俄罗斯民间旋律”全俄音乐节,汇聚来自伏尔加河流域及俄罗斯各地的民族乐团与合奏团。作为国家民族乐团艺术总监,舒季科夫·阿纳托利还参与鞑靼国家爱乐协会“菲拉尔莫尼亚达”国际艺术节,曾与诸多著名独奏家合作,如祖比茨基、斯梅坦尼科夫、齐甘科夫、斯克里亚罗夫、米亚索耶多夫、卢金、利特维延科、莫洛佐娃、什托达、茨韦特科娃、索特基拉瓦、科布松、科夫图恩、奥布拉索娃等。
他还主编出版了《鞑靼作曲家作品——民族乐团改编曲集》(1986年,苏联作曲家出版社)与《鞑靼作曲家作品——民族器乐合奏选编》(1992年,鞑靼斯坦共和国文化部),并录制两张唱片(2004年)和多份广播电视资料。
雷泽达·加利莫娃
女高音歌唱家、俄罗斯功勋艺术家、鞑靼斯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2011年)。鞑靼斯坦共和国“伊利哈姆·沙基罗夫”声乐比赛获奖者。
加利莫娃·雷泽达毕业于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先后在萨伊达舍夫命名的第三届鞑靼斯坦共和国声乐比赛(1996年)、莫斯科国际德尔斐艺术大赛声乐比赛(2000年)、意大利“大奖赛”国际声乐比赛(2003年)中获奖。
她声音表达能力卓越,吐字清晰,对艺术充满真挚的热爱,对自我要求极高。这些品质使她能够驾驭各类风格与体裁的音乐作品:歌剧经典、古典与古风俄罗斯浪漫曲、大众歌曲、世界各民族的民歌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参与乐团举办的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及青年学生定制的系列音乐会,深受孩子们喜爱。例如她演唱的《雪姑娘》选段(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选段(格林卡)、《阿勒腾切奇》选段(吉甘诺夫)、以及电影《骠骑兵的情歌》中斯维特拉娜的摇篮曲(赫连尼科夫)等,都感人至深,令人难忘。
多年来,她不仅作为鞑靼斯坦国家民族乐团的常任独唱艺术家,也与鞑靼斯坦爱乐厅的流行交响乐团、国家交响乐团、歌剧与室内乐部等众多团体合作,举办了大量独唱音乐会。演出地点遍及喀山、下卡姆斯克、阿尔梅季耶夫斯克、布古利马、列宁诺戈尔斯克、赤塔波尔等城市及地区中心,也包括俄罗斯各地(如莫斯科、圣彼得堡、乌里扬诺夫斯克、斯捷尔利塔马克)以及德国、奥地利、韩国、保加利亚、葡萄牙等国家。她与国家民族乐团合作录制的曲目被收录进《鞑靼斯坦的乐团》系列CD。此外,她还为鞑靼斯坦广播电台录制了鞑靼与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选集,并常年参与鞑靼斯坦共和国电视节目录制,如《让我们歌唱》、《阿勒腾切奇》等。
为了传播鞑靼斯坦和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增进民族间友谊,她每年以鞑靼代表团成员身份,参加在土耳其、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美国、乌克兰及俄罗斯多个城市(莫斯科、阿尔汉格尔斯克、托木斯克、鄂木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乌里扬诺夫斯克、海参崴等)举行的“萨班图伊”民族节日。她还曾参与鞑靼斯坦共和国在土耳其、中国、哈萨克斯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基洛夫州、伊万诺沃、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约什卡尔奥拉、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的文化交流活动。
作为政府代表团成员,她多次出访印度、德国、芬兰、瑞典、中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乌克兰。2013年4月,她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宫”举办了以“2013年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主题的个人独唱音乐会。她还常年受邀参加由鞑靼斯坦总统府、共和国内阁、文化部及喀山市政府主办的外宾接待、重要节庆(如共和国日、胜利日、三八妇女节、丰收节、老人节、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从业者节等)庆典演出。
喀山多个知名艺术团体也常与她合作,如:喀山国家室内乐团“春之歌”、新音乐室内乐团、军官学院乐团、鞑靼斯坦国家弦乐四重奏等。2011至2013年,她在鞑靼斯坦的泽列诺多利斯克市为当地音乐学校师生举办了一个系列的主题订阅音乐会,内容涵盖世界、俄罗斯与鞑靼音乐经典。
她曾主导并出演多个个人专场,如:《安可经典》、《圣所之门——拉赫玛尼诺夫作品选》、《普希金与音乐》、《俄罗斯的黄金时代——19世纪古典浪漫曲》、《献给您的歌——苏联作曲家作品展演》、《难以忘怀——拉赫玛尼诺夫作品选》、《关于圆舞曲的圆舞曲——萨迪科娃作品专场》、《我心中的萨伊达舍夫》等。
她曾在多个国家巡演,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芬兰、土耳其、中国、塞浦路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葡萄牙等。
加利莫娃·雷泽达还多年担任鞑靼斯坦共和国电力系统文艺汇演评审委员会主席、萨伊达舍夫命名的国际声乐比赛评委(下卡姆斯克)、国际电视青年歌手大赛“鞑靼之声”(喀山)评委,并于2013年担任鞑靼斯坦共和国电视青年职工艺术节的评委会主席。
古泽丽·穆哈梅特季诺娃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民族乐团的首席、高音多姆拉琴演奏家
国际及俄罗斯国家级比赛获奖者
喀山国立音乐学院教授
穆哈梅特季诺娃·古泽丽是喀山市、鞑靼斯坦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和马里埃尔共和国地区民族弦乐器演奏、教学法及教学领域的杰出专家。
1989年毕业于格涅辛音乐学院,至今担任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民族乐团首席演奏家与独奏家。她的演出曲目涵盖了众多作曲家作品,如:阿·齐甘科夫、瓦·戈罗多夫斯卡娅、尼·布达什金、伊·塔马林、索菲娅·古拜杜丽娜、拉里克·别利亚洛夫、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亚历山大·阿辽耶夫、巴勃罗·萨拉萨蒂、多尼采蒂、亨利·维厄当、圣-桑等。
2015年,在她的指导下,鞑靼斯坦国家民族乐团内部成立了“多姆拉”四重奏,迅速在鞑靼斯坦音乐界崭露头角,并在“2016年国际电视青年表演者大赛《鞑靼之音》”中荣获三等奖。
该四重奏与青年鞑靼作曲家艾尔纳·尼扎莫夫合作频繁,演奏其作品《托卡塔》和《我纯白的希望》,多次亮相包括金砖峰会在内的国家重大文化活动。
自1989年起,穆哈梅特季诺娃·古泽丽在日甘诺夫命名的喀山国立音乐学院任教,主授多姆拉演奏、重奏课及指挥课。她还活跃于独奏演出舞台,年演出独奏音乐会超过80场。
她频繁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如:哈萨克斯坦、荷兰、瑞士、奥地利、德国和韩国(与鞑靼斯坦国家民族乐团合作)。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