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昕妤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打击乐本科二年级在读,进击打击乐团(SEPE)成员 ;师从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尹飞副教授,西洋打击乐师从张啸驰老师,戏曲打击乐师从杨孟老师;2021年获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少年组民族打击乐银奖,第六届北京鼓乐节业余少年排鼓组银奖;2023年获第八届北京鼓乐节中国打击乐大赛专业高中组大鼓组铜奖,排鼓组银奖,组合打击乐银奖;2025年获第九届北京鼓乐节专业大学组大鼓与排鼓组银奖、大鼓组金奖。
曲目介绍
《筵》承接其前作《将军行》,通过排鼓演奏技巧展现战争胜利后的欢庆场景,融合西域舞蹈、中原杂耍等多元文化元素。 引子部分以短句节奏型和力度变化模拟战鼓声,主体部分通过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结合,以及闷击、横卧压皮等技巧,生动描绘马蹄声和马叫声。
《大曲》是一部打击乐协奏曲,创作于1991年,由香港中乐团委约。该作品是为民乐队而作,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展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曲》的创作灵感源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刻研究,周龙在作品中运用了鼓、琵琶等民族乐器,并结合现代作曲技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作为香港中乐团委约作品,该曲在1991年首演时由陈澄雄指挥,展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
《鼓点乐拍》以中国打击乐为基底,结合现代作曲技法,通过节奏的对比与融合展现音乐作品的创新性与时代性。王以东在创作中注重传统乐器与当代技术的结合,尝试打破传统打击乐的演奏模式,提升独奏作品的交响性。
《C小调练习曲》由Pius Cheung于2008年创作,是他为马林巴独奏创作24首练习曲项目的一部分,每个键一首,以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或更接近Cheung风格的肖邦练习曲为先例。然而,用Pius Cheung的话来说,“尽管标题是‘练习曲’,但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练习,而是一个短暂的音乐瞬间。”Cheung将这一音乐瞬间的特点描述为“相当悲伤和忧郁”,以此“探索马林巴以抒情和戏剧性的方式‘歌唱’的潜力”。
施万特纳自20世纪70年代起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技法,其作品常以短小音高组织为核心材料,通过分解与重组形成复杂结构。这种技法在《速率》中体现为以纯四度音程为基础,结合其他音程形成音高集合,并采用调性与微调性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音乐框架。 该作品既不同于传统浪漫主义以调性为主导的创作方式,也区别于现代主义过度抽象的创作模式,而是通过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并置,形成鲜明音乐形象。
《D小调无伴奏组曲是》巴赫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复调写作和音乐哲学思想对后世小提琴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该组曲的手稿在巴赫去世近半个世纪后被整理发现,1839年由费南德·大卫编订并公开演奏,逐渐被世人熟知。
《鼓语》的创作融合了东方韵律与现代节奏,通过大鼓、排鼓等打击乐器的组合,呈现音乐层次感。其改编版本在2025年演出中保留了原作旋律性,同时增强了舞台表现力,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Blue house 是美国北德克萨斯UNT snare line其中之一的一首作品 作品是由4位演奏员分别演奏4颗行进小鼓以及共同配合下 所完成的一首难度较高的作品。
《云之南》是罗天琪创作的中国打击乐原创作品,其创作背景主要围绕云南地域文化展开。罗天琪在创作中融入了云南民间音乐元素,并借鉴西方音乐技法,形成了独特的中西融合风格。 罗天琪将云南火把节等民俗活动中的热情奔放特质融入作品,通过打击乐的节奏与音色变化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感染力。例如,《云之南》首演于2012年香港鼓王争霸赛,其叙事性和音乐表现力在后续赛事及音乐会中频繁被选用。
演奏厅:国际(青岛)打击乐表演艺术中心
国际(青岛)打击乐演艺中心由市南区政府与上海市打击乐协会共同打造,坐落于青岛音乐厅(市南区兰山路1号)。依托音乐厅的历史底蕴与专业声学条件,演艺中心致力于打造面向全国与国际交流的高水平打击乐平台。中心以演出、教育、创作与交流为核心:呈现打击乐独奏、重奏与跨界演出;面向不同层级学员开设大师班与人才培养计划,并与国内外机构建立合作网络,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在青岛音乐厅的优质声学环境加持下,每场音乐会都能展现打击乐艺术的节奏颗粒感与旋律丝滑感,为观众带来震撼而细腻的音乐体验。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