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我们在石老人店和团岛森林书店放映了「耶!我从昨天醒过来了——平行对话之“姜思达对话帕蒂·史密斯”」,读者们被对话中帕蒂·史密斯的善良、温柔、坦诚、真挚、忠于自我以及强烈的创作欲所打动。当然,也对姜思达相对自我的提问存有一些质疑。
但我们依旧相信,这是一场成功且值得被讨论的对话,我们都从中获取了一些宝贵的能量。
本周三19:00,欢迎读者朋友继续报名参加「平行对话」第二场,“诗的边界与边界的诗”——王寅对话西川线下放映会。
点击链接查看首场「平行对话」线下放映活动推文。
如是活动|抢先看!当「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对话「美神」姜思达
诗的边界与边界的诗
——平行对话之“王寅对话西川”
活动时间
11月23日19:00-21:00
活动地点
如是书店(石老人店)&如是书店(团岛森林书店)
两家门店均会放映,大家可就近选择观看
活动形式
线下放映交流(两位嘉宾线上视频参与)
参与方式
活动免费,扫码报名
西川,在诗人和评论家眼中,他是“知识分子写作”的提倡者和捍卫者,也是一位“令人生畏、难以把握”的诗人;他在90年代之后迅速转型,敢于写“看不懂的诗”挑战读者阅读趣味;他至今仍在思考诗歌和现实关系,是一位永远开拓、从不停歇的诗人。
作为一位“斜杠诗人”,他也是翻译家,做出了对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等人的译介。作为学者,西川先后在美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执教,一方面给学生授课,一方面做研究。他始终秉承着知识分子的身份,不是在远行,就是在自己的书房中游荡,他关心异国诗人最新的创作,思考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和在差异中的彼此关联。
西川会在采访中严肃地说“这个时代不应该被浪费掉”,也会笑着说“我最羡慕的才华,是我已经拥有的才华”。
每回思欲飞翔 都感身体沉重
每回奋力起飞 顶多腾空五尺
然后坠地 露出本相
有回我高飞到九尺 瞬间心生苍茫
落地摔疼屁股 屁股大骂心脏
偶夜梦里悬空 由树梢跃升楼顶
由楼顶登脚而起 见半月在我左手
我浴三光即永光 我入黑暗遇无人
怀落寞而归床 上厕所而冲水
次日回味 一声不响
走路 被一男孩叫“爷爷”
问孙子“你叫啥” 回说“我叫飞翔”
2014
西川
诗人柏桦曾说:王寅对自我和诗歌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是世所公认的,他说他的诗歌乃是为生命所写。是的,一个诗人可以成为他人,也可以成为自己,前者代表了生命的可能,后者则显示了生命的现实。
你对我说,怀念那些缓慢的旧日子
你对我说,怀念那些
缓慢的旧日子
同样缓慢的自行车
和漏水的手表
我们都是不合时宜的人,端着不合时宜的咖啡
这一杯敬卡洛琳,这一杯敬贫穷
这一杯敬神经错乱的季节
这一杯敬无休无止的雪
敬过时的窃听器
最后一杯敬我们自己
这些不合时宜的人
你该知道,我多么乐意想象你
在一个极其陌生的城市
耶路撒冷 马拉喀什 哈瓦那
或者那些我们都念不出地名的城市
好让我在走神的时候
在被雨淋湿的街道上
与你不期而遇
所以,给你写信停笔的时候
就是我一如既往地走神
我发送电子邮件的瞬间,就是
永无止境的暴风雨
终于停歇的时刻
寂静的大事
王寅
首届岳麓山诗歌节的主题是「平行」,其中一个特别板块叫「平行对话」。
在这个板块里,我们邀请嘉宾进行线上对话,并在诗歌节期间,以放映的形式与大家见面,西川和王寅即是其中一组「平行对话」嘉宾。
「平行对话」目前正在包括如是书店在内的全国多家书店“降落”,让在地和在场,一同发声。
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诗歌似乎正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但诗歌的内核与我们的生活其实无比贴近。弗罗斯特 · 甘德曾说:“文学的美妙之处在于,人们将过去的记忆带到我们身边。”借助诗歌,我们可以回溯记忆,感知诗歌层层结构之下跳动的脉搏。
西川和王寅,他们关心世界上每个角落的历史与当下。他们的写作铺开的是一张精神性的世界地图,将诗歌带到音乐、舞蹈、戏剧的领域,展现着更为多元的表达与传播形式,为诗歌播下一颗颗新种子。
在本次平行对话中,他们将围绕《诗的边界与边界的诗》进行讨论。当诗歌与文字之外的载体融合、延展,创造出调动多种感官的综合审美体验,跨越边界的诗,还是诗吗?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