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西画(油画/水彩)创作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早年留学欧洲的李超士、戴秉心等老一辈艺术家归国后为山东播下艺术的种子,培养出了山东第一代艺术人才。其后,一代代艺术工作者在各个岗位上为山东美术教育和创作事业进行了筚路蓝缕的开拓建设,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山东的绘画创作和绘画艺术教育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越来越多优秀的艺术家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经过几十年努力,山东的艺术创作、教育、研究队伍成为已然成为中国油画画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循环--山东省油画水彩名家作品展,汇集了各个时期出现的创作上成就突出特色鲜明的十几位画家的精品。在地域上,这些画家或在山东执过教任过职,或是山东成长起来的本土画家,他们一同为山东艺术创作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时间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70年的跨度;作品的方向上,从西方传统到东西碰触结合;从表现到观念,从写实到抽象,涵盖绘画各种风格领域的探索尝试。
参展的画家从老一辈的戴秉心、崔开玺、秦大虎到毛岱宗、孟国华、陈坚,再到王伟业、郭振宇、周伟华、崔建军、孙小娥、邵昱浩、郑文泉;选展的作品有鲜明的特色和极高的成就,是每个时期和领域可观的精品。从这一主线梳理下来,可以窥见山东在西画探索以及绘画教育传承上的成就和特色,可以感受到艺术探索尝试在几代人间的相互影响。
山东绘画事业的发展在半个多世纪的进程中始终处于社会变革的前沿,对50、60年代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山东油画家来说,通过作品反映身边的新生活、反映时代的共性理想在他们的艺术审美选择上,与其说是时代浪潮推动下的行为归依,不如说是自然自觉的审美精神向往。反映普通人生活和关注社会建设主题的创作视角,成了山东绘画艺术展现于中国画坛的第一个形象:80年代中期后,山东艺术创作队伍在高等教育和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迅速壮大,层次逐年提高,大批青年艺术创作者乘势涌现出来,在创作观念、学术眼界和艺术语言方面的拓宽与提高表现突出。90年代,产生了一批具有个人风格的画家,展示了新的面貌。如果说80年代山东画家以对生活的直观描写而展示出纯朴之风,那么90年代山东画家对个人语言风格的创作探索,则是奠基于对身边生活的观察,不同的是,画家们更加注重由素材中升华出的个人创造意象。
一个地区油画的发展历程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诞生的。山东地区以传统为创作元素是不可避免的。关于美术或是说关于美的传播效应,是建立在接受者的角度上发生的,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解读。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本身就是一个历史雄厚的地区,无论是壮丽的山峦或是澎湃的海洋都是出自这方水土...而山东的绘画艺术创作仿佛是一棵生长于齐鲁土地上的大树,对生活养分的吸收是其生命的本能。
“若是青春只有运动的火,它将变得焦干而枯萎。但这里却永远潜藏着眼泪,使它保持着鲜美。”----泰戈尔《春之循环》。这里的“眼泪”,我们或可理解为艺术家不懈探索尝试的积累,正是一代一代人对艺术热诚的执着与追索,使得艺术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和感染力,让我们得以沉浸其中滋养我们的心灵。
作品欣赏
《静物写生》 戴秉心 布面油画 1962 39x29cm
戴秉心(1905-1980),国立杭州艺专原油画系教授,原名炳鑫,浙江金华人,先後就读南京美专、上海艺术大学。
1930年与吴作人同获公费就读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後受聘于苏州美专,1948年至1951年间应聘国立杭州艺专,任油画系教授、教务主任。1951年起在山东任教,直至去世,戴秉心师承欧洲现代画派,并融合东方艺术风格,同时他还喜爱音乐,认为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他使用颜料在画布上涂抹的时候,就如拨响一个铿锵有致的音节。
1918年就读于金华县立高等小学。1922年就读于杭州浙江省立蚕桑中学,并在私立浙江艺术专科学校旁听美术、音乐。1924年进入私立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5年转入上海艺术大学西画科学习,之后又在上海东方艺术研究会从事油画创作。1930年获得公费赴比利时留学,考入昂维斯(安特卫普的旧译)皇家美术学院油画科学习。1934年升入比利时皇家艺术研究院深造。1936年回国,被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聘为西画教授。抗战爆发后戴秉心辗转至重庆,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1943-1948年间先后在国立重庆师范学校美术师范科、江津师范学校、四川省立北培师范学校的美术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在江苏江宁师范美术师范科从事教学工作。1948年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长。1951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同年调任山东师范学校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后山东师范学校艺术系与山东省艺术学校合并,成立山东艺术专科学校,戴秉心任该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在济南举办个人画展。
《皖南乡间小景》 崔开玺 2008年 布面油画 72x60cm
崔开玺(1935一),山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50年代初参军,
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市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演习之后》、《支前》、《长征路上的贺龙与任弼时》、《虎门沙角之战》等。
1990年和1991年,分别在北京和香港举办个展。1972年正值"反帝反修"的紧张时期,毛主席当时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同时发出了军队要亦工亦农的指示。部队为了落实五七指示,投入大量的力量从事农业生产,并组建了军队农场。该幅作品即是表现军队农场挑灯夜战的秋收场面。1972年入选全国美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同年,山东出版社出版单页画。1990、1991、1996及1997年先后在香港、北京、新加坡举办个展。1994年获中国国务院颁发对国家有突出贡献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个展。1998年作品《演习之后》、《长征路上写生》及《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均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中《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获全国第六届美展银奖。《虎门沙角之战》、《北京保卫战》分别被广东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作品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和"中国油画年展",并先后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出版多本《崔开玺画集》。作品广被国内外私人藏家收藏。
《多伦多大学》 秦大虎 布面油画 2012 58x58cm
秦大虎,1938年出生,山东蓬莱人。
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教授;浙江美协常务理事,省油画家协会副会长;曾任温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经历
秦大虎,10岁参加部队文工团,后经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油画系学习,1963年毕业。1985年部队转业至中国美院油画系任教。
《风景写生》 毛岱宗 布面油画 2003 50x40cm
毛岱宗,男,1954年生于山东莱州。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生导师、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原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原山东美协副主席。
毕业院校曲阜师范大学,当代艺术家。代表作品 俯瞰多瑙河、皇宫脚下、蓝色小镇、通往渔人堡的路、小镇街角
艺术风格
风景作品画的是平凡的景物,但富有典雅的色调,尤其擅长以明亮的色彩与高级灰形成丰富的间奏,用如同中国书画"屋漏痕"的斑驳笔线与彩色的"点苔"构成跳跃的视觉音符,在表现性强的体格中形成生机盎然的诗意华章。
范迪安评价他具有优秀的艺术秉赋,早在1980年代就创作了许多表现乡村生活的主题性作品,展现出关切现实的朴素情怀,但他注重在广取的视野中逐步凝聚视角,从题材和语言两个方面都朝向写意性油画的研究,在语言上,从借鉴印象派的光色形式朝向写意性油画的研究,这两方面又是内在统一的,那就是集中于人与自然、心物相接这个命题,通过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成熟的经验。
《风景/老城 》 孟国华 布面油画 2014 60x90cm
《静静的地平线》 陈坚 纸质水彩 2015 75x110cm
陈坚,男,1959年出生,籍贯山东青岛,汉族,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评委,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第三、四、五、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评委,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首届、二届评委,第二届全国粉画展评委,第一、二届全国水粉画展评委,第十二、十三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评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评委,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首届评委,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彩入选获奖评委会主席,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评委。
作品曾赴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法国亚洲艺术博物馆(尼斯)举办个展及在卡塔尔、新加坡、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捷克、墨西哥、日本、韩国、加拿大、立陶宛等20多个国家举办联展,受到世界各国艺术界的好评。国内在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山东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展,并多次参加国家级重要重大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山东美术馆等国家重点美术馆收藏。
《静物/陶罐》 王伟业 布面油画 2000 59x79cm
王伟业,1964年6月
工作经历:1982--198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95年一199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助教研究生班。
现为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系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综合艺术研究所所长、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美术家协会理事、青岛油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风景.春意 》 郭振宇 布面油画 2015 75x110cm
郭振宇,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9年10月生于诸城市,199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师范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馆收藏部主任。
《装扮》 周伟华 布面油画 2018 50x60cm
《有盆花的静物 》 孙小娥 布面油画 2022 15x20cm
孙小娥 ,女,美术学院副教授,1970年出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油画精品展"、"全国第三届重彩画展"、"全国小幅油画作品展"、“2008中国油画写生作品汇展"等展览,作品及论文曾发表在《美术》《美术观察 》《中国美术》等 。
《无界》 崔建军 布面油画 2017 80x100cm
《立夏》 徐青巍 布面油画 2009年 60x50cm 发表:《中国油画》《美苑杂志》《北方美术》
《飞鱼》 邵昱皓 纸质水彩 2016 53x74cm
邵昱皓,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邵昱皓,1983年6月生于山东青岛,文学硕士,水彩画专业。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教研室主任;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艺术研究所所长;湖北省水彩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省政府最高文艺奖。
屈原文艺奖获得者;湖北省十佳青年艺术家。
发起人 | 日期 | 主题 |
---|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