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遥远故事的触角 | 《冷湖上的拥抱》新书分享会 活动后记
8月20日下午,儿童文学作家于潇湉《冷湖上的拥抱》新书分享会在良友书坊·塔楼1901举办。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姚磊、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作为嘉宾到场,以“从宏大叙事写作,到童书阅读中的主题性阅读”为题,与作家、读者展开对谈与分享。
现场,作家于潇湉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她坦言,在写《冷湖上的拥抱》这部小说之前,自己对于柴达木盆地的了解仅限于网络上一些稀疏的客观介绍,为了有更深入的主观感知,在动笔之前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与采访工作。
为了能够真切地了解一名石油工人的生活体验,于潇湉多次前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井——青海的狮20井进行实地考察。对于因石油而兴建,也因石油而废弃的冷湖小镇的第一印象,于潇湉说,“到处都是坍塌的墙,掀掉的房顶,远处是连绵不绝的盐碱地,在壮阔的昆仑山背景映衬下,感觉像是来到了外星”。
高建刚
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表示,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对重大题材、宏大叙事的处理,充满挑战。《冷湖上的拥抱》所触及的石油题材是刚性的、粗粝的,尤其书中出现的那些正面描写石油工业场景的部分,对于潇湉这样一位女性身份的儿童文学作家而言,充满着难度。但是,从《深蓝色的七千米》《你在冰原》,到《冷湖上的拥抱》,于潇湉对于困难题材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的掌握,对个人创作意义重大。
着眼细节探析,高建刚认为,《冷湖上的拥抱》深具启发性,是一部经得起分析的经典性文本,现场他分别从小说语言、结构、人物刻画、文本意象等角度为读者进行了深入解读。在他看来,小说选择在人性与情感中穿插讲述的石油工业,暗含着生命的存在与终结,叙事语言“充满了诗的智慧”,文本结构选择渐进式抵达终点“丰富又立体”,人物形象刻画与文本意象选取“充满内涵”。
姚磊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姚磊说,《冷湖上的拥抱》这部小说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在于“小说内容所呈现出来的历史与现实的交割”。在她看来,对一个女作家而言,这是一个不容易触及到的角度。对于《冷湖上的拥抱》这部小说的创作源起,姚磊诗意地认为,这部作品就像是“长在作者身体里的花,要开了”。
现场,以《冷湖上的拥抱》为例,姚磊还与读者分享了一本书的诞生过程。谈及儿童阅读与写作,她说,“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在场的少年良友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并发自内心地去体会,只有这样“笔下的作品才会发出异样的光彩”。同时,她提醒在场的家长,不要片面地认为阅读只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阅读有非常多的妙趣和功能”,愉悦内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