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精是一门学问 | 牛鸿志《海洋生物精怪图谱》签售分享会
海怪如人,人如海怪 | 《海洋生物精怪图谱》分享会后记
点击: 307 |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15日
3月11日下午,海洋文化研究者牛鸿志携《海洋生物精怪图谱》做客塔楼,举办签售分享会。成精是一门学问,个中奥妙,大有可说。青岛是一座海洋城市,“靠海吃海”不仅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更是本土文艺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牛鸿志生在胶州湾畔的一个小村子,但那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片的海滩已经消失,曾经以捕鱼为业的村民们,也转向土地种植蔬菜。即使如此,作为“80后”的牛鸿志,仍然可以在海水干涸的时代,听见潮声的无声呼唤。
海洋文化研究者牛鸿志
谈起自己的创作经历,牛鸿志表示:“有句话是:人要用一辈子来治愈自己的童年。对我而言,也是如此。村子的西边,是一片盐碱地,村人将那里称为“海头”,那里遗留的一条条水沟,是我童年的乐园。小时候,我常去沟里摸一些寥寥无几的小鱼小虾,每次回家,身上都沾满泥巴,免不了还要挨一顿揍,但却屡教不改。现在回去看,村里已经建起了大片的工业园,海洋仍然在缓慢地撤退。”牛鸿志感慨地提到,当地有一个村子,名叫“金口村”,听老人说,那里以前叫做“金口”,是个非常大的良港,有日进斗金之意,后来淤积成为陆地,看不到任何海洋的痕迹,而这个村子也早已转向了农耕经济,再难一睹昔年的良港风采。童年的记忆,因天真纯粹而不可磨灭。牛鸿志对海洋生物的好奇与热爱,自伯父送的一本《水下生物》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笑言,自己小时候经常去垃圾堆里,捡拾一些村民们丢弃的螺贝,父亲觉得这种行为颇“掉价”,于是带着他去市场买了一堆海鲜,饱食一顿之后,用贝壳串了一条项链,给儿子挂在脖子上。这串贝壳项链从此成了牛鸿志的宝贝,“走到哪里都戴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自己的眼界;第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世界观;第三,就是我们自己想象力的世界。有一次,我在海边捡到了一个特别大的蟹钳,忽然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个传说:一个老渔民驾船出海,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两座从未见过的巨大山峰,他划着船,从山峰之间穿过,就在那个瞬间,他惊讶地发现,那两座山峰正在慢慢地闭合、下沉,回到陆地上之后,他才知道,那两座‘山峰’,其实是一只修炼成精的螃蟹的钳子。”沉浸在想象中的牛鸿志,当天晚上回去,就画了一只螃蟹精,作家盛文强看到后,建议他画一个系列,由此,牛鸿志开启了“海洋精怪”的创作之路。“这本书创作了足足三年,就像生孩子一样,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既要有自己的认知,要查阅大量资料;又要有想象的部分,从一些民间文学和口头流传的故事里去挖掘、订正。一个老渔民曾经告诉我:陆地上有什么,海里就一定有对应的东西。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在文本中引用的短文,其中提到的海洋生物的医用价值,也并非凭空杜撰,都有可信的来源。”“从小,我就对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向往,特别想知道海里究竟有什么。听老人说,以前青岛有一座古城‘沧州’,后来因为一次大地震,沉到海里去了,关于这座古城,也有一些民间故事流传下来,我对这些传说特别感兴趣,它们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我的创作。”奇幻的传说和故事,成为少年心里的种子,而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因着种种机缘,终于呈现了今日的模样。牛鸿志上学的时候,经常在课本上乱涂乱画,也因此而被老师找过家长,但家里对绘画这件事的宽容度很高,牛鸿志也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走上了绘画之路。他表示,自己很喜欢陈老莲的“水浒叶子”,也喜欢民间的传统版画,在临摹的过程中,渐渐演化出一些不同的画风来。关于海怪的创作,就采用了这样的形式。“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我们在接受外国先进思想的同时,也逐渐淡忘了很多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目前,很多国内的志怪绘画,参照的都是日本的妖怪绘,但这本《海洋生物精怪图谱》,我尽量采取了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创作,以传统绘画风格为海怪们造像。”牛鸿志表示,在创作过程中,自己也遇到过瓶颈和各种困难,但他也自有一套解决方式——“创作不下去的时候,就看看周围的人,观察他们的样子,性格,把他们的人格注入到精怪里,所以,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是怪物。”作为本场分享会的嘉宾,《海洋生物精怪图谱》的责编宋杨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她表示:“在很大的概率上,海洋是人类产生奇思妙想的出发点。在青岛区域流传的海怪传说,全国各地应该也都有同类的故事变体。我是四川人,没有见过大海之前,就已经知道龙宫,蚌壳姑娘的故事,但在我的脑海里,这些海洋精怪的形象,是高度抽象、高度浓缩的概念,缺乏具体的细节。而在这本书的责编工作中,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单是‘蟹将军’的形象,就可以高达十三种之多。在日常生活经验之外,创造出一个新奇的世界,这就是创作者最大的价值所在。”
《海洋生物精怪图谱》责编,中国工人出版社社科文艺分社策划编辑。图书品牌“尺寸”主理人宋杨
“这本书为我们带来的惊喜,源于作者的成长经历、阅读趣味、源于他的生活与观察,更源于考据的功夫,我想,这可能就是海洋文化对个体创作起到的影响。海怪的形象虽然是虚构的,但却是建立在大量考据的基础之上的,对材料的选择、组织和整理,仍然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图像是感性的,考据是理性的,但神奇的是,二者形成文本的时候,精神气质却恰到好处地捏合在一起。或许,作者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致敬《山海经》中‘巫医’的部分。”
活动现场,作家盛文强畅谈海怪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发源于海洋,人类不由自主地被海洋所吸引——正如《白鲸》中水手以实玛利所感慨的那样——是否也是生命对母体的本能怀恋与向往?如果说,人终其一生而回返童年,那么,所有关于海洋主题的创作,又何尝不是人类用漫长的历史去解答“我们从哪里来”的终极命题?海洋诞生一切,容纳一切,也接受一切。包括写实与虚构,兼容经验与想象。故此,在牛鸿志的世界里,海怪如人,人如海怪。而他是那个划着船穿越海上钳山的渔夫,蓦然回首,于万顷波涛之间,窥见不为人知的瑰丽与庄严。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