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终将汇聚成《大象席地而坐》|胡波短片展映分享会后记

点击: 521 |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6日

3月25日晚和26日下午,时值良友书坊·塔楼1901六周年庆,我们联合【导筒】连续举办了两场胡波短片集回顾展,借此机会以“塔楼之光”致敬这位已经逝去的理想主义者、新千年以来华语影坛最重要的青年电影导演之一——胡波在现场,观众济济一堂,透过影像耐心追索着导演的创作印记和心路历程。

两场展映,参与者共110余人

尽管斯人已逝,但对于公众而言,胡波的名字已然变成了一种长久性的符号,它不仅仅意味着创作上的不妥协和理想主义,更象征挣脱现实秩序、重建自我的努力。关于这一点,通过比较此次展映的五部短片和他的最后一部长片《大象席地而坐》,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坚韧和坚持确是贯穿始终的。
特邀嘉宾、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高永恺现场发言
这五部短片——《到科尔多瓦》(2011)、《偷喝牛奶的人》(2012)、《夜奔》(2014)、《远隔的父亲》(2014)、《井里的人》(2017),其创作跨越了胡波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学生时代到他离世前三个月。尽管青涩,但仍然可见一直延续到《大象席地而坐》的元素和母题,以及它们强烈的作者性。

特邀嘉宾、迷影人阿加莎现场发言

嘉宾阿加莎说:“《到科尔多瓦》简直就是《大象席地而坐》的微缩版,讲的都是主人公想要逃离现实世界,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夜奔》里的偷情情节后来也延伸到了《大象》里面… …”没错。看过这几部短片后,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是历时多年的短片习作最终累积成了更加成熟的《大象席地而坐》。
那个曾经不知从哪里来、身份如何、一心想要到科尔多瓦去的主人公,变得更具体了:那是些曾经被整合进象征秩序并经历过象征网络创伤的人,到满洲里去看大象的荒诞感因此变得更可被体验以及把握。《偷喝牛奶的人》里面的父子关系对应《大象》里的韦氏父子,只是《偷》的故事更松散,人物关系更恍惚,主题和形式被处理更飘渺一点儿。熟悉北电毕业联合作业的观众,大概很能理解这种因故事的不确定性最终造成的整体的虚幻感。
稍后,阿加莎也提到了《夜奔》和《远隔的父亲》这两部短片呈现出的类型化特质。的确,前者首先结构了常见的、典型性的三角关系,并以此驱动着主人公整个的人物成长弧线,于是在他与凶手对峙的过程中才能爆发出如此强的戏剧张力。此外,当然也包括快速的剪辑和悬疑片的影像质感。
相对而言,《远隔的父亲》则更能体现胡波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努力去平衡他的个性化表达和类型模式之要求二者之间的关系。他在经典的公路片模式里,刻意填充进戏谑的内容(灰太狼通缉令、龙纹身等),以此显示对类型片框架的排斥。
最终,种种尝试汇聚成《大象席地而坐》,这部成熟的电影长片一比从前,少了青涩、急躁和不确定感,同时我们能看到胡波离基耶斯洛夫斯基越来越近,只是他才走了基氏一半的路。理解《三色》里的主人公分别在经历过彻底的丧失、被社会放逐以及经历过象征性死亡之后如何再次返回现实世界后,也许我们会知道听着大象嘶鸣的众人和在《红》的结尾于轮渡沉没中生还的三对男女不一样。
当然,谈论胡波有很多角度,尤其是他的死亡,带着成见借题发挥的人也总是大有人在。但是我们始终认为,纪念一个作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和试着去领会他的作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