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搬演 | FIRST主动放映·青岛良友书坊站第1场·映后交流
5月7日晚,FIRST主动放映·青岛良友书坊站第一场,我们在塔楼1901共同观看了《之后的一周》和《莉莉》两部电影。女性题材+小镇叙事,现实翻到这一页,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生活?
映后交流
《之后的一周》是汕头小镇高中生的辍学故事,对生活在青岛的我们而言,也是在观看另一段人生。我在想,如果这样一个题材放在城市背景下来拍摄,然后让汕头青年作为观众,他们会不会另有一番感悟?
身为女性,对《之后的一周》的感想,是男性凝视下的女性生存。片中不仅是那两个女孩想要逃离小镇,其他女性也有逃离的想法。但很多女性的处境,是被封印在这个地方,她们的人生已经局限在小镇中,无法前往更大的世界。我想说,很多农村女性不是因为无知而变得粗俗,而是因为她们没有被给予机会,没有办法打开眼界,也看不到更远的世界。生孩子,去世,就是一生。
《之后的一周》让我想起《杀马特我爱你》,我从中看到了女性的困境,以及女性被扼杀的可能性。看到她们,就像看到了自己。如果处在同样的情况下,我可能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这让我觉得,今天能坐在这里看电影,已经是一种幸运。
《之后的一周》中的女性,其实都是想逃出去的,不管是奶茶店老板娘,还是服装店的店员,她们都曾经向往着远方。但即使她们被困住了,也还是可以找到纾解内心的方法。
《之后的一周》是我最近看的片子里,最贴合女性现实生存状态的一部,台词也设计得特别贴合人物,正如大家所说,这就是一个小镇青年人生的解法问题。但它没有给出解答。我觉得,即使没有出路,也是一种出路,这其实也是一种悲凉的现实。两个女生的友情,反而是一种小确幸。在闺蜜这个词已经被污名化的现在,这部片子里的女性友情,显得更加真实而美好。
我小时候在广东长大,《之后的一周》里,两个女生讨论的话题,也是我现在感受比较深的话题。我不太想遵循这种结婚生子的人生模式,但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出路。这部片子,一是让我想起以前的事情,二是让我意识到,自己还应该更加努力。
我昨晚回去也想了一下,《之后的一周》最后,摩托车被火烧掉这个意象。前面朋友问他有什么打算,已经两个月没有工作了,黄毛毫无规划的说年后去火车站拉活,但现在还是夏天,也就是中间这段时间还想着玩,这与两个女孩已经形成很强的对比反差了,往深里想一下,就是昨天现场有朋友说的男女对比。那为什么车最后还是被烧了?我想,这是对男性的一个惩罚,是对这种无所谓的惩罚,把黄毛唯一的退路给封死。其实整部片子在我看来很棒,尤其是技术过剩的当下,与之相似的就是《过昭关》。
《之后的一周》开场的组镜很有《阳光普照》的感觉,片中的小摩托贯穿始终和大佛普拉斯也很像,全片很有台湾电影的风格!总之很棒!最后我印象深刻的点是全片几乎没有用到长焦镜头,但去广州一场,从定场镜头到城中村的远景,却用了一个长焦镜头,让燕婷说了一句“比地狱还地狱”,在家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是把人物框在铁架之间,都用的广角镜头,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两个女孩在老家是相对自由的,最起码不用担心吃住,还有一辆摩托车。但是到了广州就不一样了,所以可能就调侃一下:比地狱还地狱。
关于《之后的一周》里的两个男性角色,我的感受是:两个男性镜像的存在显示出,某种程度上,底层男性与底层女性共享一种命运。他们的选择是极其有限的选择。是无选择下的选择。比如女孩成绩的变化,主动与被动并存的辍学选择(实际上当然是被动)。同理,小镇/村庄的男性也是“极其有限的选择”“无选择下的选择”。只不过对于男孩们,即使是匮乏的小镇男孩,即使家庭提供的资源同样无比有限,但作为“香火传递者”,家庭是接纳与包容他们的。在无选择的选择里,对于两个男性,游戏、无所事事、娱乐的快感转移了命运与现实的残酷。
发散一下感受,个人觉得,也许镜像男女的另一个触点是:男性是有家的。而女孩没有。她们无处可回。她们只有离开或者进入另一个家庭(嫁人)。总之我感到:那不是对立。也不是为了衬托女孩。而是映照。实际上非常现实,没有想赞美女孩们,也没有想批评男孩们。是带着温度的客观讲述。
我觉得当时说男青年不成熟,迷茫,其实是他们有选择的表现,因为只有一件衣服的人不会去苦恼第二天穿什么,片里的女青年是被推着走的,并没有让她们迷茫的机会,放弃高考去打工这样的大事,也只在一个星期内就完成了,虽然表面上是她们自己的选择,实际上是中考就开始被推着走上另一条被选择的路的最终结果。
我觉得导演没有刻意挑起男女对立的意思,只是诚实地拍出小镇男女的真实现状而已,虽然男生们有点der,但一方面,男生在青春期本来就比同龄女生晚熟一点,另一方面,家庭资源也朝男性倾斜,所以他们无所事事只考虑怎么玩,也是符合真实状况的,我不想说谁好谁坏,只能说导演拍的足够真诚。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个好的故事,我想从故事情节入手解读一下,燕婷和阿如的闺蜜情深,挺温暖的,阿如调侃自己是同性恋,我感觉是有深层原因的。她说有一次差点被发廊小哥强奸,有可能是事实,但她不愿说出实情,这样的生理心理创伤,让她对正常的青春期的男女之情,不再抱有幻想,然后把这种被压抑的感情转移给了她最好的闺蜜。
《之后的一周》是一部年轻人拍给年轻人看的作品,写满了关于青春,关于未来,关于恋爱,关于人生的独属于这个阶段的思考,整部片子像一颗将熟的青苹果,虽然涩口,但成熟后的美味现在无法估量,整部的对话简单又深刻,没有炫技没有卖弄,只有南国阳光下正青春的两个普通女孩,互相诉说着普通心事。拍得如此细腻,甚至有种女性导演的错觉。台词很贴人物,双女主以纯对话形式来表达个体思想,又见微知著地表达着中国小镇的青年困境。做题家们尚有学历之路可突围,扎根泥土深处的她们,人生问题又该何解?但也许是我们对人生的要求太高,或许无出路也是被动的唯一出路。也许在当前境遇之中,有好友如此也很幸福。给我的感觉很有侯麦的意思,能看到这样的优秀作品实在幸福。感谢FIRST~感谢良友~~
《莉莉》的情绪是慢慢在叠加的,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但无论莉莉怎么做,她所背负的伤害和疼痛都一直在。
《莉莉》同样是写实主义题材,影片只给观众呈现到了二胎是女儿的部分,但是这个故事的走向,很可能是:继续生,只是为了有一个儿子。
我觉得《莉莉》非常细腻。现场的伙伴提到“一个女孩生命中的幽暗时刻”,这样的描摹非常准确。那种克制、忍耐、对自己女孩身份的觉察,是独属于女性的一种感受。所以我忍不住还是想强调女性导演与男性导演的不同。
《莉莉》这部片子的镜头语言非常细腻,充满了夏天南方湿漉漉的感觉,它表现的是一个女孩生命中的幽暗时刻,莉莉望着鱼缸的眼神,让我想起《我的天才女友》中的莉拉。鱼汤倒进鱼缸里的镜头,用一片白茫茫的色彩,转场到生孩子的场景,这个转场非常巧妙。
莉莉在床上哭泣的场景,配以窗外的鞭炮声,让我想起鲁迅的那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在我看来。《莉莉》是性别主题,《之后的一周》反而不完全是。2018年至今,大家的性别意识越来越敏感。可能下意识就会看到性别。但可能因为我不觉得那是剧情片,更接近纪录片。所以无法认同导演是特意表达女性困境。更多感觉是一种现实的搬演。
映后讨论有很多人提到了性别议题,我也很赞同,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生活在被粉饰的旧时代的人们的更大的压抑。这种“旧时代”在《之后的一周》中,体现在小镇的物质匮乏,在《莉莉》中,体现在地域性的迷信民俗,以及两部中都存在的性别歧视。映后讨论有人认为《之后的一周》中,男青年的设置是为了与女青年形成对位,突出性别议题,但是我在镜头对男青年的展现中还看到了镜头的怜悯。他们在小镇中连一个坐在屋顶下喝酒的地方也没有,唯一可以用柴油点燃青春的摩托,也在最后烧掉了。燕婷也是,不知道网购,不知道我们听到都觉得出戏的miniso。在已经走出去的阿如眼里,小镇物价低,生活轻松。那个旧时代已经被粉饰了,同样的,当燕婷来到广州,也站在楼前说:“这个比之前那个地狱还地狱。”相信过不了多久,小镇在她心中又是一番滋味。其实,性别歧视和物质匮乏两个缺点,又哪里能比较出一个优劣呢?
在《莉莉》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就是鱼汤被倒在“能祈福带来儿子”的鱼缸里,眼球凸出的金鱼在浊白的鱼汤中慢慢地瞪着眼来回游,这一幕颇有种“俺老猪也觉得猪肉好吃”的感觉,这种压抑的笼罩也是我对两部电影中压抑的感受。
《之后的一周》中出现的学生剧组,在镜头中的镜头前说着不知所谓的台词,上一句好像在隐喻,下一句在说盐,这种“城市里”的学生剧组也是粉饰旧时代的主力军,他们很有可能把《莉莉》中的祈福看作夺目的风俗,把《之后的一周》中的小镇当作自己的心灵放逐地,最后留下莉莉,燕婷,阿如,混混,在如此乡情中溺死。
延伸阅读: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