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校友会#经典共学#冰封在宗庙内的王者乐章——论语入门沙龙复盘
活动信息
“冰封在宗庙内的王者乐章——论语入门共学沙龙”
时间:8月19日(周六)14:00-16:30
地点:李想珈(场地由得到高研院15期校友高振贵同学提供)
人数:20人以内
费用:自点饮品
组织策划:叶惠贤
环节一
高振贵同学带大家参观并介绍了李想珈咖啡工厂店的整体布局及咖啡豆加工的具体流程,并借用模型讲清楚了咖啡从果子到豆子,再到杯子的整个过程。
环节二
叶子同学介绍许文胜老师翻译的《论语入门》课程,并详细讲解《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甲骨文、篆字进行溯源,对照文字原始信息,重新翻译这句话,并讲解其来龙去脉、字句结构、贯穿演变等。帮助大家重新认识《论语》,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环节三
武汉音乐学院的谷俊勇同学为大家演奏了四首古琴曲。一曲《关雎》吟唱,把场域拉回到春秋时期;《文王操》告诉我们孔子怎样学琴,呼应“学而时习之”;《杏坛》则是孔子开坛讲学,与众弟子一起学习的场景;《神人畅》相传为尧帝所做,孔子所向往的尧帝制下,人与神共同庆祝丰收的景象。
参加人员(按报名顺序)
叶惠贤、 马晓利(带女儿)、王翠平、匡泽升、周树涛(带女儿)、宫震 (带儿子)、夏毅及女儿夏明美、李丽萍(带家人)、姜琳琳(带女儿)、健君、李东元、徐志方(带儿子)、杨平(带家人)、谷俊勇、格子
复盘与分享
匡泽升
初心:
参加这次活动的初心有二,一是
好久没有线下活动了,想念跟大家一起思维碰撞的氛围,就像树涛师兄说的只有学习的人才能帮助学习的人,跟大家的相聚也更好的滋养了内心,得到了充能。二是对经典的学习也感兴趣,想看看自己认知中的论语到底还能怎样的解读。
活动过程:
李想珈的环境种草了,有机会有时间的话值得去待上一会儿。咖啡的介绍部分有些短,有些意犹未尽。古琴的加入,多了一股闹中取静的氛围感。可以让人更好的静下来,去聆听圣贤的教诲。
论语的学习,刷新了我的认知。特别是加入了篆字和甲骨文,带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角度来剖析论语。文字符号是信息的载体,甲骨文和篆字的字形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当我们从字的角度出发,你就会发现,原来有些你以为只是你以为。它其实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只有我们从文字上理解,我们才会对文字组合产生的新含义理解。先掌握底层含义才会不被表象困惑,直达根本之义。
就像我们共学的这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认知下,后半句是不应该也很快乐吗?但通过文字含义来重新理解,它其实是在表达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要消杀掉自己的志得意满的喜悦。只有这样才会有所成长进步,而不是止步不前的安于现状。
仔细思考之后,你会发现,我们确实是应该消杀自己的喜悦,而这应该也更符合孔圣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感受:时间太短,不能尽兴,刚进入状态,就结束了。如果时间拉长,更深入的探讨或许会收获更多。
写在最后:青岛印象的挂耳很赞,等有时间得去囤一点。
杨平
悠悠夏日不觉长,
古琴声声传清凉。
大隐于市侃理想,
一杯咖啡飘浓香。
有人愿意为你而来,
听你说话,
和你讨论,
陪你探索,
共同学习,
就是一件美好和值得感恩的事。
咖啡。音乐。午后。
学习。故事。人生~
卡哥
学习是需要反思的,要做学习的断舍离。
我们真的需要懂得那么多所谓的“道理”,知道那么多所谓的“知识”吗?
这些“道理”“知识”有多少是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解决了我们实实在在的焦虑和一件件具体的难题了呢?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又因此有了本质的改变呢?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如果没有是否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经过岁月的考验,蕴含普世性的浓缩了集成了的智慧和哲理,即便世事变迁依然可以一以贯之的穿越时空振聋发聩。
我们可以看看有多少近代的任何形式的作品超越了经典,如果超越了的话必定会成为另一个经典。如果我们不去读经典,读懂经典,而去杂乱无章的信息的沼泽里扒拉,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了呢?
真正承载智慧的集成了的经典也必定是不容易懂的,是需要全身心的学习并且在生活中时时的实践和思考,需要沉浸其中时时感受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心力脑力。
在这个意义上讲,一门深入学习经典走的是一道窄门,接近真理认识真理从来都是极少数人走的路。
格子
这次沾了小谷同学的光,有幸参加得到高研院同学们的活动,非常高兴结识大家。得到上靳大成《论语》我是全部学习完了的,算是粗略地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樊登讲的《论语》也学习过,他将原文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自然地关联起来,也很受益。
叶子老师组织的《论语》共学,我从开始就一直以旁听生的身份参加至今。这一年来见证了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每一章都逐字逐句地追本溯源,反反复复地听课程音频,形成逐字稿;他们学习的恒心,小组的5位成员,每个周日的共学,雷打不动;他们开放的包容心,因为我常常提出自己的异议,他们丝毫没有“排除异己”,反而是秉持“和而不同”的态度。这一年我也见证了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的困顿,以及精进时的喜悦。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才带着自己的亲身经验,来与得到的学友们分享这门课程,足见他们的真诚。在回去的路上我问了叶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儿?费时费力的,目前自己的小组里不是能一样的学习吗?”叶子说了一句很让我敬佩的话:”人能弘道“。以上,谨此分享。
周树涛
感谢王老师,叶子姐,卡哥亲同学邀请,感谢叶子姐组织。
好久没参加学习活动,我发现大家思想都精进了不少,叶子姐讲述的更流畅更有文采,卡哥也老实、正经了不少,其他人的分享也都让我特别有启发。先手打这段真诚感谢大家。
再说收获,论语和其他经典一直想了解,奈何文化水平太低一直提不起兴趣。但本次分享我感觉很有意思,不论是拆字还是深度扩展都很吸引人。
经典就是把一系列知识和经验封装到极其简练的句子里,想要还原出来太不容易了。但本次交流让我觉得也没那么难,有人指路有人讨论这事就能干。
我现在觉得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分享、讨论、辩论。这也是古代圣贤们的学习方式,也符合大脑特性。这个过程不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
期待更多讨论会。纯现场手打
姜琳琳
得到的活动对我,一直都是高质量。无论是活动本身,还是每个人的分享,都带给我特别多的收获。尤其是这次活动后期的一些讨论,充分展现了得到校训【坚韧,具体,开放,好奇】,在开放的心态上,充分的讨论,碰撞出闪耀的智慧。
通过这次论语的学习,结合自己最近的一些经历。我个人得以重新审视【做难而正确的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进窄门,行远路,见微光。与各位同学共勉。
宫震
8.19得到青岛校友雅聚,好多“第一次”。
第一次知道咖啡豆是从类似浆果一样的咖啡果来的,一果两瓣、脱两层皮得生豆,烘培得熟豆,虽然我不爱喝咖啡,还是要感谢老高同学的分享和赞助,给咖友们强烈推荐李想咖~
第一次现场聆听古琴+吟唱、古琴单曲独奏,静静的聆听,仿佛穿越回了2500年前,庄严神秘,猛地一回神儿还有点小惊悚,几个音调让我想起了青未陈哲老师分享的多利亚小调 、和声小调~
最令人震撼的第一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看似简单的一句圣贤语录背后隐藏着如此众多的深意,简体字-篆文-甲骨文,小脑袋、窝边学飞的小鸟、十字路口有方向……感叹我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自己不识字~
感谢叶子姐的精心准备、老高同学的分享、专业摄影师翠平姐、古琴演奏小帅哥,期待下次活动再见~
补充一点,关于学习对于我来讲,我更喜欢被动式学习,有个任务、考试、活动啥的倒逼自己学习,所以我经常自己给自己找事。
王翠平
这次的论语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得到的同学们是一群特别爱学习的。每位同学都非常认真地聆听,讨论环节也碰撞出不少火花。
将近一年的论语学习,从最初只是达到了学识上的了解却无从实践,到发现处处都可以实践,甚至做好一个字都不容易,到现在,我发现自己还没真正地志于学,《论语》的学习不是通常的学到就行,还要体会到,做到,真正地用论语中的思维指导实际生活,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提升心性境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真得做到却不容易。我将不断地去做“习”的践行。
夏毅
首先,我先感谢卡哥邀请,热情款待。我一直想系统学习论语,这次听了叶子老师的分享,感觉一生不断精进,学习论语,都学不完。见了亲同学们,很亲切,很有共鸣。借用江勇老师的说法,他说论语是应该跪着读的。它的思想,我们现在也没完全领会。在论语的教育下,个人越强大,社会越和谐。这次听叶子老师从篆文开始解读,论语这一万多字,是个大工程。希望以后有机会,多来青岛参加活动。
这次是第一次听了古琴演奏,时空穿越的感觉,对古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感谢谷同学。
李东元
这次的学习让我对论语有了新认识。
以前只是在课堂,国学讲座等不同的情景下接触过论语,没有系统学习过,这次听叶子老师的分享感到论语的学习是要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践才行 ,单纯的看和听课没有实践,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从识字入手对学习古人的智慧是很有帮助的,叶子老师的准备非常充分,为我今后的学习给了很多的启发。
第一次现场听古琴演奏,小同学能够学习和吟诵古人的文章是一个独特的感觉,对他能这么早就喜爱此事比较羡慕。体会古人的有关行为,感受思考和智慧。
由于有其他的事,没能听同学们的分享,很是遗憾。希望多参加活动,多接触新事物。感谢高同学提供的场地和关于咖啡知识的分享。
感谢为这次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学们!
健君
对《论语入门》这个话题,开始是不屑一顾的。论语,不论你是上过学的还是没上过学的,从小到大都知道甚至会背诵里边的经典语录,即使不懂也会背那么三五句装一装、显摆显摆……都这把年纪了,怎么又要倒过来“入门”了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这么一句,叶子老师解读了将近一个小时,醍醐灌顶。
哇,我以前读的书都“白读”了呀!
“学而时习之”——不是简单的学习复习,反反复复练习,而是要想有所成就,人生顺遂,就要学习,并遵循学习的规律。要找到老师,有人引领,有人教导;要有反思,有践行;更重要的是时时检查自己,不要让取得的一些小成绩迷惑了自己,要对自己内心那些傲娇的小火苗时时萧杀,取取暖可以不能纵容长大,这才是“不亦说乎”!
再说说读书会的场地——李想珈咖啡场,就一个字““香”“静”“亮”
重要的是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咖啡的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习”,赶快入手一包“台西镇”,回家细细品习。
李丽萍
人的情绪和动力都是起伏的,最近一直处于躺平的状态,看到叶子姐发起的活动,赶紧参加,从外寻求助力,并不是想一定要学习论语的知识,毕竟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总觉得人人都知道,何须入门呢?被叶子姐讲的系统的学习的观点吸引了我,毕竟通往目的地的方向必须正确,再加合适的老师教学,才能更快到达终点。
从科普角度看,高同学咖啡工厂店的设计太棒了,特别是老设备的拆解展示无敌棒,纸质的隔断设计不仅展示了纸的力量支撑还特别时尚,赞一个。
高振贵
我来说说我对于接待这次得
到同学线下活动的感受吧。首先当然是非常开心的,这并不是客套话。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报得到高研院,无奈咱们青岛没有校区,只能去上海校区,导致平时能跟得到同学的联系机会很少,后来加入得到青岛同学会,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另一方面,我们常年在做跟咖啡相关的事情,已经把我们封闭在一个围绕咖啡主题的圈子里面,每每开展的活动都是在说咖啡,其实也很无聊,所以这次能承接论语共学的沙龙,也让我们的场地有了更多的一种可能。
那除了开心,我很惊讶于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得复盘分享,这些年我们也主办了很多的线下活动,然而还没有一次做过针对于活动的反馈交流,这个部分让我觉得茅塞顿开,要让活动完整且有效果,结束之后听听大家的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确实学到了。
最后呢,我个人的一点小遗憾就是没有跟大家多一些时间来分享咖啡。我们在青岛开了13年的店,这中间也做过咖啡培训,到去年建成这个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店,让我们真正有了跟客人沟通的平台,因为这里的条件,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在追溯咖啡产业上游中很重要的烘焙环节,所以我也有很多对此的思考想跟大家分享。如何喝咖啡?如何看待在青岛开咖啡馆等等这一些咖啡相关的话题。那我们就期待下次有机会搞一个咖啡主题的分享,大家如果有对哪一部分的内容感兴趣,也可以来跟我说。再次欢迎大家常来。
叶子
曾经自以为勤奋好学,读了很多书,听过很多课,学了很多东西,可是依然非常的迷茫,不知道如何落地,不知道哪条路能走下去。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之中,总是浅尝辄止,无所适从。学与习的割裂,方向的不清晰,让我不知如何突破,也不知真正想要什么。
因为迷茫,一直在探索。机缘巧合,去年开始学习论语,之前对传统文化几乎一无所知,在每天的学习中渐渐地体会到系统学习的好处。内心对真理的向往,论语这部经典的教材,以及有圣贤为师,让我在学习之路上迈入新阶段。一年学下来,心静了很多,踏实老实了很多,慢慢体会到真正学与习的快乐,于是很想把论语分享给得到的同学们,一份简单的发心,没想到成就了一场美好的聚会。
感谢高同学赞助场地,在浓浓的咖啡香中学习2500多年前的圣贤教导,真是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碰撞。感谢小谷同学的古琴演奏,让我们的心瞬间安静下来。作为古琴专业的学生,他意识到传统文化根基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学习。感恩各位同学带着孩子和家人来参加活动,因为考虑不周,没有专门为孩子们安排互动环节,但看到孩子们在旁边专注地听,内心不由地欢喜,谁知道我们无意中播撒的小小种子,未来会不会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呢?课后讨论一如既往的精彩,得到同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彼此碰撞出的火花与启发,让我受益匪浅。
在组织这次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同学们的各种支持,晓晖从头到尾不遗余力地互动,匡匡和琳琳提出非常好的建议,卡哥和翠平姐各种忙活,大家的齐心协力,体现出我们青岛校友的风范,团结互助,精益求精。
期待未来在学习经典的路上,我们继续携手同行。
活动后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只有学者(学习的人)才能帮助学者,得到高研院的同学都热爱学习,乐于分享,这是我们在一起碰撞出火花的前提。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有一条经典信息集成的脉络若隐若现,一以贯之,等待我们去共鸣与合奏。本期活动只是一次开启,愿未来我们继续共赴经典……
END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