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活动
观照之道,生命之诗 | 6.13《碗和钵》《大地书写》新书分享会
主办:
日期:
2021/6/13
时间:
15:30-17:00
地点:
良友书坊·塔楼1901·西塔 (市南区安徽路5号南门4楼)

朝向陌生的诱惑:庞培与杨键的诗意互文

点击: 525 | 发布时间: 2021年6月12日

6月13日下午15:30,作家庞培和赵雪松携手做客塔楼,举办《碗和钵》《大地书写》新书分享会(点击查看活动详情),诗人杨键、策展人阿非也将一并到场参与对谈。聊诗、论艺,观照、内省,回到生命的源头,重返土地的诗性。在此,特别节选庞培和杨键的两段文字,发见注视与对话,投契与懂得。
欢迎扫码入群报名
参与分享




0613 良友文学现场




庞培:杨键小传(节选)

在马钢(马鞍山钢铁厂),杨键工作了十三年,于2000年正式下岗离开。有一段时间,他全部的生活来源,仅靠三百多元钱的下岗工资。好在平常一家人念佛、吃素,开销相对简单。
在马鞍山,他住一个60平方米的旧职工宿舍。平常散步、写作、侍奉他那生病的老母亲,兼带照抚一个侄子(二哥留下的儿子)。几乎不大出门与人照面,不投稿,不发表。最好的朋友全是那座城市,以及周边县、乡、镇上的善男信女。在雨山湖边上散步,他会跟一名沿途拾垃圾的老乞丐交谈,双方一坐就老半天。他有一部分诗作写得颇为平静,有离世、清寂的佛气,那大多是在湖畔写就。从地理上,他的诗可明确分类出江、河、湖三大类。随着水域的不同,诗人的愤慨和柔情也渐由绚烂归于平淡。
长江——民族,历史,山水。
河流(乡间小河)——民工、普通乡民的日常疾苦。
湖泊——个人、冥想、哲学、理性。
他的诗,几乎全写冬天和秋天。只有很少的几首进入春天。春天对他来说,差不多是“祖国”的代名词,诗人只要在春天一激动,就要慨叹自己祖国的命运。这名寒冬腊月里出生的诗歌的孩子,一遇见天气寒冷就内心敏感。他的诗像一场落下来的乡野的大雪,阔大,诡异,气息料峭,令人不由精神为之一抖擞。那全是些有益于健康,体格的清新寒洌之作,如同弗朗索瓦·米勒的名画《晚祷》里金黄色的令人感怀的暮蔼,有一种神秘大地之气宿命般地环绕其中,弥漫于每一页码的诗页。从不写夏天,燠热的盛夏,初夏或晚夏对他来说几乎不存在,仿佛从未有过。从季节、从四季轮回,这或许可作为某种缺憾的警示。
大量平民、大量的民工、农民工、失地农民、老人、孩子、无爱相伴的夫妇进入他诗歌的视野——一如他步行去菜场的经历。一如他每天的生活、日常所见。他13年工人生涯“去上小夜班”(有一次电话里说)途中所见。他一一加以描摹。诗句形式的白描,寥寥数笔,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倪瓒语)。且在意象的书写转换间,加很多,更多中国古代山水画式的留白、空白。
“在厂里呆了十三年,唉!一行工厂的诗也没写过。”这名山村里来的纯朴的孩子说,并且在内心真诚地感觉遗憾。
二哥死后,诗人的父亲走上了各地去打官司的漫漫不归路。父亲要为儿子鸣不平。若干年后,当杨键回忆起他父亲那一辈人的苦难时,脸上顿时弥漫开来一层悲戚的雾:
“小时候,他满世界用背驼着我们去看病求医,好不容易病治好了,要喘口气了,老二(二哥)就去世,又搞了这么多年的官司……”
苦难的父亲,从此成为他诗歌的声音的质地、份量。
为了讨取公道,父亲去外省,去合肥、去南京、去上海。一年里南北各省到处跑,最后,有一天,他带了满大包的状纸,决定去北京。那是诗人的父亲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往首都北京、满怀执著的希望……;但谁也不明白那里发生了什么,惟一能想像的是他一看见那么长、那么悲惨的告状人群,他就一下子哑口无言……
“……去北京回来,我父亲就无望了。整天无精打采。话也不说,就像一盏灯一样,渐渐熄灭。眼看那火苗一点点微弱,变小下去。所以我时常觉得,我父亲的死真是神奇得不得了。两年后的一天,我才梦见他,在梦里,父亲变成了一条大鱼,一条大红鱼,在河面上飞,飞得也特别慢。我觉得他好像欲进入一种特别高深的境界……”
1997年秋天,满怀对人世的怨怼、冤愤,诗人的父亲溘然离世—— 
“乡村泥巴垒的茅草房里,窗缝里,门口一株桃花,桃树叶子还没长出来,那种美!”真是震撼人!这时候田里的油菜花也开了,大面积开了……
“哎,桃花源。我现在就想着能有一条河,那怕河水已经黑乎乎的,在河边载一棵桃树,家有老母亲——我想这就是我的桃花源了。”诗人杨键为之动容地憧憬着:“家有老母,她就坐在一张破床上,等着儿子回来。”
——有一天,仿佛忽然苏醒一般。他踱步过来,跟我说:“这些旧事物消亡了,未来的诗人们——从哪儿出发呢?”

杨键(左)与庞培(右)






庞培,诗人、散文家。1962 年生,江苏江阴人。1985年发表小说,1987年发表第一首诗。做过媒体、工人、店员、杂志社编辑。曾获第四届张枣诗歌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等奖项。作品多样且带探索性。第一本散文集《低语》以強烈南方抒情的风格为自己赢得了全新文字面貌和广大读者;之后又有《乡村肖像》、《五种回忆》、《四分之三雨水》、《忧伤地下读物》等书籍二十余种出版。



杨键,当代诗人、画家,1967年生于桃冲(今芜湖繁昌),现居安徽马鞍山。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国内九十年代以来代表性诗人之一。曾获首届“刘丽安诗歌奖”、第九届“柔刚诗歌奖”、首届“宇龙诗歌奖”、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首届“骆一禾诗歌奖”、第二届“袁可嘉诗歌奖”(诗人奖)。著有诗集《暮晚》、《古桥头》、《惭愧》(中国台湾唐山出版社)、《哭庙》(中国台湾爾雅出版社)、《杨键诗选》;英文诗集Long River (Tinfish Press, 2018),Green Mountain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20)。


作者: 庞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纯粹

出版年: 2021-3

页数: 176

庞培&杨键——诗人与艺术家思想碰撞之作,艺术跨界高端对话:一场诗性、哲学、艺术的盛宴。
从朴实自然的日常生活器具——一只碗、一只钵,到一个诗人、艺术家精神背景与哲学逻辑,从具象到抽象,从诗歌到思想,整体呈现一个生命个体从诗人到艺术家的演化过程,解构出一个艺术生态的生成机制。

杨键作品《钵》

《碗和钵》是一本跨界表达的散文作品,分为“碗”与“钵”两部分,从人们日常生活器具碗和钵谈起,论及艺术家杨键水墨画作品“碗”“钵”系列,通过庞培、杨键两位艺术大家的思想对话与交流,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相互阐释和表达,揭示碗和钵形象的象征内涵及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作者笔触细腻、见微知著,语言灵动、充满诗意,涉猎范围广泛,谈及诗歌、绘画、哲学等多个领域,任思绪之所至。


延伸阅读:


观照之道,生命之诗 | 6.13《碗和钵》《大地书写》新书分享会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