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7.18 王开生《寻味四季》签售分享会
善待生活,不薄自己 | 《寻味四季》签售分享会后记
点击: 425 | 发布时间: 2021年7月21日
7月18日,作家王开生携随笔集《寻味四季》做客良友书坊,在塔楼举办签售分享会,聊美食,也聊美食里的故事,谈生活,也谈生活中的“清欢”。王开生笑言,写这本《寻味四季》的动机,主要是因为馋——“我是个很馋的人,从小就馋。”“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要想吃点好的,就得付出加倍的努力,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童年时期就去小白干路(今重庆路)‘拉沿儿’,只为赚一支冰棍钱。长大后迈入社会,也选择了涉外酒店行业,由酒店而及餐饮,真正地将‘吃’变成了自己的职业。因为工作之便,可以经常接触到各地的美食,以及美食文化的交流,从中也得到了许多学习机会。”《寻味四季》中的美食随笔,按春夏秋冬进行分辑,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将个人的味觉记忆与传统佳肴的饮食文化融会贯通,娓娓道来一款款经典美馔。对此,王开生表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智慧,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在这本书里,我结合了殿堂饮食与民间饮食,以南北方的两座城市——青岛和苏州为坐标,进行南北对写,呈现同一季节的南北饮食比较。”“此外,《寻味四季》还有一个关键词:不时不食。它的意思是,不合时令的食物,我们尽量不要去吃;正合时令的食物,我们应当多吃,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正确地对待生活,才是享受人生,享受当下的正确态度。”“春天吃芽,夏天吃瓜,秋天吃果,冬天吃根。掌握了自然的规律,才能吃出健康。反季节蔬菜的上市,虽然为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我们对健康饮食的认知。”何为“时令饮食”?王开生举了青岛本地名吃“蒜薹烧鲅鱼”为例,春末夏初的五月,恰逢新鲜鲅鱼与蒜薹初上市,两样正当时令的食材凑在一起,才会碰撞出鲜美异常的味道。王开生谈到,南方人讲究立夏尝三鲜,更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的分别。他笑言,青岛也可以有自己的“立夏三鲜”,在水为虾虎,在树为樱桃,在地为蒜薹。合乎时令的家常饮食,就是美食的本来面貌。王开生现场展示画家张风塘的画作《清欢》
文学馆馆长臧杰认为,美食文学传递给读者的,除了食物的色香味,更有作者的人生态度。从书法到文学到美食,王开生借由这本《寻味四季》,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的书写。青岛文学馆馆长臧杰
““王开生的书写,带有小品文写作的性质,这跟他的职业经历是分不开的。王开生在《寻味四季》中,将美食和人生交织在一起,让美食成为人生的一种映照,其中也有文化印证和传承的意义。”青岛市作协主席高建刚笑言:“人生在世,吃是头等大事。我是个在吃上没有追求的人,有什么吃什么,正因如此,遇见美味的食物,也会愈加开心。开生见的世面多,品尝过的美食也多,所以他笔下的美食,具备了高度与广度,特别有说服力。”青岛市作协主席高建刚
“《寻味四季》是王开生自己担纲策划设计,做书的认真态度,一如他的饮食讲究。这本书里不但有很多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美食冷知识,更不囿于本土味道,而是放眼外界,将大江南北的美食一一收纳在文字中。读完这本书,会不由自主地提醒自己‘不能白过’,对照着书里的时令去‘觅食’,日子就会过得更加有滋有味。”作家戴升尧谈到:“在认识开生之前,我对美食没有太多研究,大凡‘吃饱了不饿’就行。但《寻味四季》改变了我的这种认知。王开生的文字明快,清新优美,很有汪曾祺的感觉。这本书有诗情有画意、有民俗有历史、有品位有哲理。我们常说,品美食,就是品人生。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美食文学,《寻味四季》会是很好的引领。”作家戴升尧
作家刘涛将《寻味四季》作为自己的枕边读物。他认为,吃是一门学问,而且是大学问。对吃有研究的人,更懂得如何去过生活,这也是《寻味四季》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作家刘涛
作家张祚臣则表示:“跟南方人相比,北方人,尤其是山东人,吃东西比较‘糙’。但跟开生一起吃饭的时候,会感受到他对菜品口味的‘挑剔’,也会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一个作家而言,敏感非常重要,而这种敏感,也同样反映在了开生的文字里。”王开生引用了汪曾祺的一句话——“爱做饭的人比较不自私。”在他看来,对美食的爱,其实也是对生活的爱。他表示,自己出差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早早起床,去逛当地的菜市场,看当地的食材,“如此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让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生活。”此外,王开生也提到,自己特别喜欢走街串巷,去寻找各地的苍蝇馆子。“尽管工作带来了很多体验‘大餐’的便捷机会,但我在书里还是偏重于民间饮食,那种日常的、接地的体验,才是生活的本真。《寻味四季》里的种种民间小吃,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里可以自己动手去做的菜品。”“如果我们可以活到八十岁,按照一日三餐计算,这辈子可能要吃八万顿饭。但真正能给我们留下美食记忆的,应该说是寥寥无几。美食记忆和美食经历是不可分割的。这本书里提到的个人经历,很多都是‘第一次’的美食体验,并且,越是寻常的餐食,留下的印象就越是深刻,越是有可能成为永久性的回忆。”王开生提到了一次难忘的美食经历:“1988年的冬天,我和同学一起去北京,因为人生地不熟,没赶上末班地铁。我们两人不得不顶风冒雪,半夜才走到北京的朋友家里,当时的情景真的可以用‘饥寒交迫’四个字来形容。朋友的弟弟在东来顺做厨师,拿了几个芝麻酱烧饼给我们吃——我从来没想到,世上原来可以有这么美味的烧饼。”如今的王开生,即便是自己一个人吃晚饭,也一定要有仪式感,桌上一定要摆四碟菜,“即便是家常便饭,也尽量搭配四碟菜式,以示正式。偶尔缺一,备用的松花蛋或双黄鸭蛋便派上用场。如此,方算得上善待生活,不薄自己。”四时有序,不时不食。善待生活,不薄自己。美食里的生活,是细心调制的五味俱全。《寻味四季》则是一场文字清欢——借用书中标题“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总归舌尖心上,终于念念不忘。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