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活动
分享会|德国人类学家Philipp的大鲍岛观察十二年
主办:
良友书坊
收费:
免费
日期:
9/22
时间:
14:30
地点:
良友书坊塔楼1901

为过去寻找未来 | 德国人类学家Philipp的大鲍岛观察十二年沙龙回顾

点击: 229 | 发布时间: 2024年9月26日

9月22日,德国人类学家Philipp Demgenski携新作《Seeking a Future for the Past: Space, Power, and Heritage in a Chinese City》做客良友书坊·塔楼1901,与读者分享大鲍岛观察十二年的在地见闻与研究成果。

2012年起,Philipp以大鲍岛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民族志田野调查。2024年3月,这一围绕大鲍岛展开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以专著形式出版。

《Seeking a Future for the Past》记录了大鲍岛从“居民区”到“历史街区”的转变过程。关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群体互动、利益诉求与观点碰撞,是Philipp在大鲍岛开展田野调查的重要目标,“讲出城市更新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挖掘可能隐藏在表象下的细节”。

第一次看到黄岛路两旁的市场与院落,Philipp就预感“有很多故事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非有趣”的可能性让他确定把大鲍岛作为自己田野调查的研究对象。
2007年,Philipp第一次来到青岛。2010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人类学博士时,为确定研究选题,Philipp通过文献阅读对青岛早期城市发展有了更多了解。2011年冬,他开始有意识地进入大鲍岛。

在大鲍岛展开田野调查,Philipp没有从已经规范化或标准化的概念入手,而是选择暂时搁置“历史”与“历史街区”的说法,将关注点放在当时的现实,而非期望的未来。这也是人类学与文物保护、城市规划、空间建筑等专业的最大区别。
Philipp说,选择这种方式不是要忘记历史,在他看来,强调大鲍岛的“历史价值”这一叙事本身,反映出一种特定的“文化遗产”价值观,“通常会过于强调物理空间或物质内容,而忽略掉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Philipp希望,人们在讨论大鲍岛时,能够多关注它所体现的社会意义,而不仅仅停留在物理层面。
面对研究对象,Philipp“强迫自己尽量保持一种中立态度”。与里院和大鲍岛是否具有历史价值、历史价值是什么,以及是否需要被保护、如何保护这些问题相比,Philipp更想借由田野调查与研究,让人们思考——大鲍岛街区及其建筑对哪些群体有意义?大鲍岛街区提供的空间在满足哪些群体的需求?

在对大鲍岛的田野调查中,Philipp使用了参与式观察的方式。作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参与式观察意味着研究人员要尽量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用自己的身体经验去体验“他们”的生活。
2012年秋天,Philipp租下黄岛路65号2楼一间面向市场的房间,在大鲍岛住了下来,“我必须进入内部去深入了解生活在这里的人,知道他们每天早上能听到什么样的声音、闻到怎样的味道,以及他们的生活节奏如何,每天都在做什么……”
为了更好地融入大鲍岛,也为了尽可能深入观察、感受里面的生活,Philipp在与街区、居民、商户的不断互动中,获得了很多直接的经验。不过,Philipp也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必然不能完全融入到他人的生活里。所以,为了让读者了解到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研究资料到,Philipp也把自己因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局限性以及自我的主观性在研究里呈现了出来。

在《Seeking a Future for the Past》的几个章节中,Philipp分别介绍了不同的群体,展现了他们对大鲍岛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对改造的期望和担忧,“他们对大鲍岛的街区变化有着亲身体验和观察,他们的观点和声音对理解大鲍岛的社会文化意义至关重要。
谈及居民对大鲍岛的感情,Philipp认为,不能否认人们会因长期居住而产生感情,可是,却不可因此把他们的生活方式浪漫化。这里谈论的感情,不是无条件的静态感情,应当看到其中的情境。
与长期居住于此的居民相比,流动的外来商户可能是更需要大鲍岛这个空间的群体。Philipp表示,黄岛路市场消失之后,对外来商户影响很大。对这一群体来说,大鲍岛存在的意义关乎生存,他们通过长期在市场售卖货物而融入到城市经济中,也因此获得了生活意义。

无论居民、商户,还是关注历史建筑的学者和研究者、参与改造工程和项目开发的投资者、管理城市的决策机构,Philipp都相对“独立地了解了每一个群体的内在逻辑和观点”,他认为,自己研究的不同群体虽然有各自的独特观念、行为模式与实践,但彼此之间却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无关对错,通过不同角度发现冲突和张力,或许是Philipp在关注不同群体看待问题的态度与方式时更在意的事情。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如何理解、体验和认识某个场所或街区的生活,始终受到自己社会背景、身份、权力关系和经验的影响。以两个不同身份的观察者对同一面墙产生的不同判断为例,Philipp指出,讨论大鲍岛时,从日常生活出发的居民和商户更贴近漫游者的视角,而站在生活之外以抽象思维表达的其他群体的角度则更接近鸟瞰式。

从居民的生活空间,到面向年轻人的消费空间,Philipp说,现在的大鲍岛已经不是2012年的大鲍岛,尽管这是城市更新中不可避免的变化,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在旧城改造、城市更新时,除了制造消费,还有哪些形式可以融入、体现在历史街区的多元化当中?

对谈嘉宾 王栋

青岛城市发展与历史建筑研究学者王栋说,在早期青岛市民的日常交流中,大鲍岛这个概念出现的并不多。印象中,时候大家更习惯称呼这一区域为“街里”,逢年过节人们会专门到这里来购买各种生活用品。
城市更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城市发展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不能简单地遵循某一个标准去评判好坏,也不能拘泥于某个过程。结合过往的评审经历,王栋说,尽管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城市改造到今天这个程度,“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里面”。
王栋说, 之所以到现在还在谈论大鲍岛,是因为“它在城市、空间、街区与人的生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当下的各种研究与讨论,“对青岛城市的过去研究与未来发展,可能会形成一种补充”。

对谈嘉宾 邓夏

青岛城市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邓夏认为,《Seeking a Future for the Past》值得所有关注城市、建筑与遗产领域的研究者进行阅读,而自己对书中针对遗产保护提出的问题和反思最感兴趣。
“从空中看,人们的日常生活像一个展场,充满鲜活感”,在邓夏看来,大鲍岛的空间肌理与建筑形态“具有不可忽略的美学价值”,通达的路网,介于开放与私密之间的院落,共同促成了大鲍岛地域容纳多样性的动人特质。
“外来人在这里是另外一种结构,呈现另外一种样本”,在大鲍岛,邓对“外来人”这一概念有了进一步思考。与“原住民”之间的相对关系对比,生活在大鲍岛的外来人很好地融入了本土生活,也保持了各自的多样性,“大鲍岛的生活充满复杂与矛盾”,邓夏说,更新之前到大鲍岛尽管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等一些不便,但周围丰富的教育、医疗、风景等公共资源却体现了“另外一种社会公平”。
对谈嘉宾 王帅
社会工作者、大鲍岛观察员王帅认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对比大鲍岛的现在与过去,会发现人们现在对大鲍岛的关注事实上是在慢慢变少。
“当我们谈论大鲍岛的价值时,不能孤立地说现在、过去或者未来,大鲍岛是在持续的时间过程里形成的。”在王帅看来,“历史街区”中,“街区”的价值要高于“历史”,每个人对街区的使用,每个人对日常的参与、见闻与感受更珍贵。
另一方面,大鲍岛的价值也体现在流动性。“流动并不代表不稳定,恰恰是那些流动的人、流动的生意为大鲍岛形成了稳定生态与集体记忆”,王帅认为,更新后的大鲍岛反而流动性减少了。

互动嘉宾 徐飞鹏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徐飞鹏说,大鲍岛记录了青岛城市建设之初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因为建筑存留的时间比人的生命要久,它留下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家庭是构成大鲍岛街区的最重要部分,反映着街区的结构稳定性,研究大鲍岛的变迁过程,“必须关注当时的人口结构与家庭状况的变化

臧杰
做书、做展览、写提案,关注、呈现与保护大鲍岛的工作,良友书坊陆陆续续做了十余年。良友书坊文化机构创始人臧杰说,大鲍岛街区见证了青岛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投射了青岛早期的平民社会,它的变迁……隐含着“青岛周边地区的中国传统的农民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样本”。
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未必是从最显眼、最漂亮的地方发现,因为这些显眼和漂亮,经过对标后,可能价值并不高。重要的是,从自己最有特点的地方做梳理与发现,突出样本性和特殊性。臧杰认为,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待大鲍岛,要珍惜原发性、民间性,和平民特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