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活动
沙乡与松庐 | 9.19 侯文蕙《松庐散记》签售分享会
主办:
日期:
2021/9/19
时间:
14:30-16:30
地点:
良友书坊·塔楼1901·西塔(市南区安徽路5号南门4楼)

让心中的自然之光闪耀|《松庐散记》签售分享会后记

点击: 464 | 发布时间: 2021年9月22日

9月19日下午,“沙乡与松庐——侯文蕙《松庐散记》签售分享会”在良友书坊举办。九月的风,从沙乡吹来,拂过松庐的屋檐,终至百年塔楼,激荡起阵阵涛声。

侯文蕙教授寓居兰州多年,如今回到故乡青岛,可说是叶落归根。本次活动到场的宾客,有本土的学者,有远道而来的出版人,有老朋友与“忘年交”,还有她的许多学生,带着各自的孩子前来参加,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松庐散记》是侯文蕙教授近期出版的随笔集。在活动现场,她表示:“打开《松庐散记》的扉页,可以看到一句题签——献给我的父母。这是永远无穷的怀念。我的父母都已经过世很久了,而我今年也已经八十岁了,回顾我这一生,从求学到谋生,一直到现在,父母永远是我心目中的丰碑。”
侯文蕙教授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特意为父母写些文字,我回答,他们对我的深远影响,那种潜移默化的浸润,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能写尽的。而当我进行其他主题的写作时,每每会把我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对我的影响,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因此,这本《松庐散记》的字里行间,都是我对父母的怀念和表达。”
侯文蕙教授表示,《松庐散记》的问世,少不了许多同人朋友的帮助和鼓励。书中的内容,都是在自己退下教学岗位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所沉思和感受到的许多事情。

“书中有关回忆的部分,基本上是在2016-2017年之间写下的。我在缅怀过去和对比今日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想法,并且觉得自己应当将这些想法付诸文字,跟如今的年轻人一起分享。事实证明,不光是我的同龄人,我的很多年轻的学生们,都对此很感兴趣。我想,这是因为这本书里所写的,都是真实的体会和感悟。或可说,唯有真实最动人。”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美国史教学与研究,尤其专注于环境史的著述与翻译的学者,侯文蕙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对当下时代的看法。她认为,当今的世界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身处其中的我们,也很难独善其身。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用一种平和的目光去进行审视和表述。她感慨地表示:“过去时代的人们,没有现在的生活条件,但他们仍然能够过得非常快乐,我觉得,人们越是生活在简约的时代,生活和思想就可以越纯真、越向上。”
侯文蕙教授于不惑之年前往美国后,才开始研究自然环境史。她谈到,这一学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也即是美国经历了战后各种社会运动的动荡之后,才生发出来的对环境的思考。

1984-1985年初次到美国访问的侯文蕙教授
“以前的历史学,都是以政治或经济为主题来进行判定研究的。之前我们也常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但自然环境史所探究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的影响,和自然对人的影响。研究这门学科的前提指导,就是人和自然的整体性。生态伦理学对自然环境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一下子就被这门学科深深地吸引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沙乡年鉴》。”
侯文蕙教授谈到,《沙乡年鉴》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原本的职业是林业家,但他在跟土地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了种种人为弊端,并在长期的工作和观察中,将这些弊端和自己的感悟写成了文字。侯文蕙教授花了一年的时间,将《沙乡年鉴》翻译成中文,这也是她的环境研究史之路的开端。
左起:侯文蕙教授,《沙乡年鉴》作者利奥波德之女尼娜、之子卡尔,侯尚智教授、之女侯深。( 2002年冬摄于尼娜家中)
“《沙乡年鉴》在中国国内的出版,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我在译后记和《松庐散记》中都有提及。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本书从冷门到热门的演变,也体现了中国人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我们的国民需要这样一本著作,来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行动,但将来的环境保护之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西方的宗教信仰,将自然放置在为人类服务的定位上,而人类所要做的,是征服和改造自然。在中国古代,虽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但并非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修养的理想追求。那么在当下,我们又该如何来认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在《松庐散记》里,侯文蕙教授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思考。而本书封面上,仅仅以一簇松枝,来呈现“松庐”的意象,也是美学意义的直观呈现。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纸阅读文库》主编黄妙轩远程赶来参加本场活动,他首先从出版的角度谈了对《松庐散记》的感悟——“这本书的封面,用灰色和绿色的设计,突出了草原人的生态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图书的性格与气质。”

出版人黄妙轩
黄妙轩表示,无论是《沙乡年鉴》,还是《松庐散记》,都是极具文字美学和精神价值的好书,两本共读,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关联性。在这个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整本书阅读”和“有联系的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深层的思想,实现精神的攀登。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纸阅读文库》第一副主编张阿泉笑言,青岛与呼和浩特都是有“靠山”的城市,海边的风和草原上的风都很大,风中之城,便是天空之城,拥有足够的通透爽朗,便得以与自然相接。从草原到大海,两座城市有着相似的气质。而我们今天相聚在“塔尖上的中国”,畅谈“沙乡与松庐”,其中的情感默契,不言自喻。

出版人张阿泉

“如果说‘沙乡’是侯老师的学术后院,那么‘松庐’就是她的思想前厅。这本新出版的随笔集,是对环境史的研究,也是对中国环境史的沉思。对侯老师而言,‘松庐’不仅仅是一个住处,更是她的精神殿堂。尽管屋前的黑松林被推平了,但松庐的文化坚守还在,心中的那片松林,永远不会被铲除。”
张阿泉认为,“松庐”是一个象征,它跟世界相连,也把草原和大海连在一起。同时也指出,环境是无价的。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反过来说,有金山银山,也买不来绿水青山。如果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更深地理解,环境之于人类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张阿泉现场朗诵《松庐散记》片段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魏韶华表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思考三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松庐散记》每一篇都是小品,回忆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实际上更接近于作者与自我的对话,但这又是需要一个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进行的对话。

魏韶华教授
“人除了生存之外,还需要深层次的,广袤的精神生活,这也是《松庐散记》的最重要之处。侯老师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艰辛,最终却用如此平静的文字来表达自我,证明她仍然积极地面对生活,一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反抗绝望,反抗荒谬,这便是西西弗式人生的伟大。”
魏韶华谈到,人文学术,一定是与人性密切相关的,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怀。在他看来,《松庐散记》不是一本家史,而是作者的人生品位。他表示:“我们读书,其实也是在读自己,希望大家在阅读《松庐散记》的时候,也可以实现与作者的对话,以及与自己的对话,相信这样的对话,必然是超越时空的。”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张文彦认为,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最具吸引力之处,往往是它的山川草木。环境,意味着有山有水,意味着花鸟鱼虫,意味着风声雨声,意味着四季变换。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自然的意义各不相同,但环境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张文彦教授
“《松庐散记》里,有着松林的气息和水仙的味道。从兰州到青岛,总有一个地方,可以驻足,可以聆听,可以思考。书中的文字,与侯老师的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读了这本书,也可以让我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有更深的了解。”
青岛文学馆馆长臧杰认为,传统的伦理学,强调人和人的关系,但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土地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能真正重视环境问题,必将招致自然的报复。“自然的神性,是我们应当继续思考的问题。而侯老师的文本,恰恰可以很好地引导我们理解和领会这个问题。”

青岛文学馆馆长臧杰

浮山书院的主要创办者之一卢文丽,是侯文蕙教授的“忘年之交”,她谈到了与侯老师的相识相知,也提及了这本《松庐散记》出版过程中的种种细节。

卢文丽老师

“一本书的背后,是许许多多人的心血。爱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自然之光,就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美和爱。”

在回答读者提问时,侯文蕙教授提到,个人的学术选择,很大程度取决于时间和地点,更重要的,还有个人的兴趣和性格,这才是让你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关键所在。如果将《沙乡年鉴》比喻为她研究自然环境史的向导,那么《松庐散记》便是她在漫长岁月中,所奠定的内心坐标。自然之光,也是精神之光。
在《松庐散记》的序言中,侯文蕙教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追寻过去,意在未来。”只要心中有光,便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侯教授的学生现场发言“相信光”


现场读者提问

“一个人唱歌多寂寞,一群人唱歌多快活”,原野之风抚平了岁月的皱纹,而文字里的真性情与人文关怀,谱写出一曲当代都市的田园牧歌。歌声掠过松庐与沙乡,我们都听得到那嘹亮的回响。


延伸阅读:


沙乡与松庐 | 9.19 侯文蕙《松庐散记》签售分享会




0条评论